当前位置:读吧小说网>科幻小说>炮灰的人形外挂> 第48章古代商女对照组(1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8章古代商女对照组(11)(2 / 2)

她拉着包顺道:“你看,我就说燕小姐是天大的好人,往后咱家买布,都去她家买。”

包娘子天生畏寒,那件棉衣质量好得惊人,她现在早晚都还穿在身上呢。

包顺点头:“都听你的。”

包娘子叹了口气:“可惜燕家不招做女红的,我听闻她家的工钱可高呢。”

近来她还是回归了最初的工作,接些女红活儿在家做。

只是接触过温家的模特工作,赚过大钱,便总觉得这些钱少了些。

包娘子知道自己心态有问题,倒也不着急。

反正她现在踏踏实实的,若是遇到机会,再放心大胆去试就成。

不过她没想到,机会这么快就到了眼前。

太子给燕家小姐下的诏书,才过去没多久,燕家那位状元郎便又回来了。

不过这次,他是以朝廷命官的身份回来的。

听说他身后跟来的侍卫有二十多个,这些人还佩了刀,连县令都来与他作陪,看着就气派得不行。

不过状元郎啥也没干,而是带着那些人满郊外农田地跑,这让崇明县的人很是奇怪。

这日,状元郎恰好就带着人,来了包娘子所居住的村落附近。

包顺出去扛货去了,包娘子恰好得闲,跟着人去看热闹。

最后到了田埂边,只见那面容清俊,身着青袍,衣上绣着好看的白鸟的状元郎,正和一位老人蹲在一起说话,从地里抓了一把土起来。

他修长白皙的手一下就被泥块弄脏,那位老人拘谨不已。

包娘子却对这位状元郎生出了些许好感,凑近两步。

燕晨是来寻适合种植棉花的土地的。

棉花最宜在四月中,如今已是四月初旬。

之前他们在京都,主要是查阅资料,并由皇帝命人挖了各地的土回来,给他们作为参考。

最后划出了几个地点,分别派他们来考察。

因时间紧迫,皇帝无需他们答复,只下令找到适宜的土地,就命人赶快种植。

至于推行棉花的政令,早已分派给各地官员。

种子、福利政策,各地方官都已准备好。

这种利国利民的政策,一般来说是没人会反对的。最多,就是往前去各地的人中塞几个自己人。

柳学士去了华北,燕晨则回了家乡。

到了自己家,他就轻松多了,脸上带着笑意,与那位老人说话:“老伯,您家地这土是好的,不砂也不黏,只是不知土层厚不厚。”

“您看,可否让我们挖一挖看”

那老伯有些犹豫:“不知大人要挖多深……”

燕晨:“约莫四五尺。”

“这……”四五尺,那不是有十三四岁的孩童那么高老人眉毛拧了起来,似是不愿。

“这位大人,你们说的那个棉花,我当真种过,不骗你们。这挖地,不如还是……”

“挖我的吧!”老伯正说着话,便听一道清脆女声。

燕晨同样转头看去,出声的女子扎着妇人髻,模样看着还挺年轻,比燕灵川大不了几岁。

被他看着,包娘子有些忐忑,但很快她又鼓起勇气:“大人,可是要寻栽棉花的地我家地也长过棉花。”

——她家地早就荒了一半,那棉花是野生的。

燕晨看了眼老伯,又看一眼包娘子。偏过头招招手,王吉立刻上前扶着他起身:“你家地在何处”

包娘子羞涩一笑,指着老伯家地隔壁的隔壁:“就那块。”

老伯只能看着他们走远。

前朝施行屯田制,先帝沿用,到了如今,全国各地其实都不缺田。

包娘子家的地,虽说是在老伯隔壁的隔壁,但着实隔开了不短的距离。

这一块的土质都很相似,燕晨确认过后,侍卫们从马车上取下铲具,挖了起来。

包娘子斗胆跟他搭话:“大人,不知您是要买地,还是……”

燕晨微微一笑,摇头道:“皇上有令,要推行百姓种植棉花,以免天下冬寒之苦。”

“若无意外,你的地应当是适宜种植棉花的,届时既可卖给朝廷,也可自行留种,朝廷不下强令。”

“不过你若愿意专种棉花,每一亩,前三年,每年都可免些许税收……”

税收免多少还没定,但燕晨说得极为细致,何况他还是燕小姐的弟弟,包娘子是信他的。

她只担忧一事:“这种棉花,倒不是说不好,只是种的人多了,价钱自然就低下去了。”

若是辛辛苦苦一年到头,卖棉花的钱连肚子都填不饱,甚至根本卖不出去,那还种个屁啊。

燕晨笑道:“价钱降低,这正是皇上想看到的啊!”

包娘子一愣,便听他继续道:“不过这位娘子也不必担心,试想一下,我景国上下有多少百姓每每冬日,又有多少人不舍得、买不起厚衣裳,只能缩在家中烤火度日”

“棉花的价格低了,棉袄的价格自然也会降低,百姓买得起棉袄,棉花也就不愁卖了不是”

包娘子觉得有点绕,但又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

但真正说服她的,还是燕晨的最后一句话:“更何况,苏州有燕家布行在。连棉花如此高价的如今,燕家都能拿出廉价的棉袄。”

“若是棉花价钱能低些,想来,她更不会亏待卖棉花的人才是。”

燕晨发自肺腑,包娘子深以为然。

她又向这位随和的状元郎请教了许多问题,直到侍卫们把土挖开,又填了回去。

确认好适宜的土地所在,燕晨的任务就基本完成了,接下来他只要回去跟县令通报一声就好。

与那位热心的民间娘子道别后,燕晨坐上了回县的马车。

包娘子这时才反应过来:

状元郎,不正是燕家出身

他方才是算自吹自擂,还是在夸燕小姐

不论是哪一种,对包娘子来说,都不重要了。当晚,包顺带着新消息回来:“娘子,我看县令张榜,说要把咱们这儿当做…什么试……”

“试点。”

“对对,是试点。”

包顺嘿嘿一笑,正要接着说下去,包娘子高贵冷艳,斜他一眼:“你不用说了,我都知道了。”

“咱们明天就去报名,拿种子,种棉花!”

种棉花,崇明、晋州,可以说是响应最积极的地方。

感慨此事,又有人为燕灵川作出了不少的民谣、诗词,以歌颂感谢她的善心。

燕灵川趁热打铁,在苏州各县又开了好几家分店,一转之前的颓势,各个铺子都门庭若市。

同一时间。

温罗青终于放弃了琢磨新的布料。

云锦,她那天晚上就是摸了再多下,也终究不是像玩具、机械那些东西一样,能把它拆了再重组。

温罗青试了很多次,别说改进了,她根本连仿制,都仿制不出来!

温罗青已经彻底放弃云锦了。

但她仍然没有放弃,要在皇太后的寿宴上压燕家一头。

只是,她新制出的布料,无论如何都没有云锦好看。

如今又陡然得知,燕灵川不光是会织造云锦,甚至还搞出了棉袄,得了太子的表彰,听说最近还在研究棉布……

温罗青彻底坐不住了。

她竟然忘了,现代有那么多新技术,这里都还没有。

她搞什么不行何必要在云锦这种费钱费力的布料上,浪费时间和金钱

燕灵川能得到表彰,那她也行!

——温罗青一开始确实是这么想的。

但很可惜,她脑子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好用,现有的织造工艺,不足以她搞出想要的那些布料。

而工具……说实话,温罗青对这些东西并不太了解,只依稀知道一些改进方向。

若有时间研造也行,偏偏,她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这日,温父温母又在温罗青耳边叨叨:“店里的人越来越少了,青儿,不如咱们还是……”

还有人堵住温罗青的路,问她可要将铺子卖出。

温罗青忍不住咬牙:为何同样行商,她这边全是拖后腿的。燕灵川就有一个状元弟弟,给她争光

布店是她在这个世界翻身的希望,她绝不愿意将其转售出去。

温罗青坐上马车,敲响了燕家的大门。

得了小厮通报,燕灵川很是诧异:“她可有说,找我何事”

小厮犹豫道:“她问小姐您,对新的织布机感不感兴趣……”

温罗青找上燕灵川的事,燕晨尚无机会知晓,此前他匆匆回了一趟家后,便被召回了京城。

冻灾缓解,太子给燕灵川下了表彰,他却一无所获,魏惜棠那几日走路都带风。

待燕晨领了推行棉花种植的命令,前往苏州,魏惜棠又摔碎了两个杯子。

而等他回来之后,一连三天,皇宫里都没有任何指令下来,魏惜棠又得意洋洋起来。

出于前几次的教训,他表现得极为克制。

燕晨懒得搭理他。

这段时间,他忙得很。皇帝日日以讲经之名,召他进宫,行太师之事。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老皇帝的身子反倒一日不如一日,原本的计划全部被打乱。

如今有两件事横在他身前:

一:今年江右雨水比往年多,夏季将至,恐会出现涝灾,急需修堤治水。

二:他身体每况愈下,恐时日不多,必须要在小五继位之前,完成改制。

两相权衡,老皇帝最后选择先紧着第二件事来。

第一件事,他则交给了太子来处理,并令朝中相关官员辅助他。

燕晨是太子主动请的救兵。

皇帝不觉得他会治水,但燕晨自己都点了头,他也就任由他们去了——燕晨出的主意要是不靠谱,那些官员也不会同意。

皇帝不知道的是,虽然他还未将燕修撰提拔为太师,但他已经开始对着太子,疯狂输出了。

不懂堤坝原理怎么办书看完,直接招揽民间工匠问。

他们或许不够聪慧,但在自己的领域中,却绝对是一把好手。

“要相信劳动人民的智慧。”这是燕晨教给小太子的第一句话。

除了问,最好也要到实地去看。

然而小太子一提这事,就被皇帝拒绝了。

改制在即,他很怕小太子出事。

小太子只好焦心地坐在宫中,通过江右地方官,远程观测进度。

但很快,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没钱了!

之前晋州的冻灾,虽有燕家支援的棉袄,但粮食不足,国库支出仍旧大增。

如今,修坝的材料要钱,请工人要钱,工人吃饭要钱……哪里都要钱。

对着回信中,江右地方官给出的数字,小太子整个人愁得不行。

燕晨拿过信扫了一眼,恍然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别着急,银子马上就有了。”

小太子奇怪地看向他。

燕晨微笑:“忘了你父皇针对商贾的改制,不日就要开始推行。”

先帝的政令,让那些勾连在一起的官商,肆意生长了这么多年。

是时候,该噶韭菜了。

作者有话要说:诏书表彰:古代皇帝如何表彰杰出人物建阁、塑像、下诏。

感谢在--::--::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小段的麒麟臂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空蓝格瓶;晴、隰有荷华、九歌瓶;瑞松、李花落尽、安酱、萎靡对鱼瓶;战战家的小姑娘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