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瑶皱了皱眉,走了前去,看了看,登时脸上露出喜色,只见在这通篇石刻开头,只刻著两大字。
天书!
“天书,这是天书啊!”碧瑶竟忍不住欢呼起来。
姜桦身子一震,这才发觉碧瑶来到身边,他的注意力却似乎只在她的话上:“天书?你知道这天书是什么东西吗?”
碧瑶瞪了他一眼,道:“我怎么会不知道,这‘天书’是我们圣教经典,从古相传至今,所有圣教弟子的神通,都是从这天书中领悟而出的。”
姜桦身子又是一震,脸上大有迷惘之意,转过头去盯著墙上石刻,过了半晌,却低声道:“这天书是你们的经典,可是……,奇怪奇怪。”
碧瑶听姜桦连道奇怪,心中生惑,道:“你在说什么,什么奇怪?”
姜桦却似乎听若不闻,眼中只有那些刻在墙上的文字。
“天书第一卷”
夫天地造化,盖谓混沌之时,蒙昧未分,日月含其辉,天地混其体,廓然既变,清浊乃陈。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然天地万物,皆有其相,众生沉迷,惑於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以为众相故,心生三毒三惧三恐怖,不可久矣。
天象无刑,道褒无名,是故说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即达光明。持一正道,内体自性,天地以本为心者也。
故动息地中,乃天地之心见也。
故无实无虚也。
故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也。
故物不具存,则不足以备哉!
……
碧瑶哼了一声,本想发怒,但转念一想,却又没说什么,也往墙上看去,只看了几句,便只觉得头脑发昏,倒也有些佩服起姜桦来,这么枯涩的文字他居然也看得进去。
但转头一看姜桦,却是微吃一惊,只见他眉心急皱,眼中浮光闪动,似乎在推演着什么,脸上或是惊讶,或是疑惑,变化不止。
碧瑶看了姜桦半晌,见他依然全神贯注地看著墙上石刻,表情古怪,似乎完全忘了自己就站在他的旁边,心中没来由地一阵恼火,冷哼一声,不料姜桦充耳不闻,什么动静也没有。
碧瑶嘴角一抿,大是恼怒,但不知怎么就是不想出手教训这个人,恨恨一转身走了出去,临走时还大力踩出脚步声,可惜那傻小子还是没有一点反应。
碧瑶怒气冲冲地走出石室,回到钟乳石洞里,对著那具骷髅生起了闷气,本来想想也没什么的,但看那小子却怎么也不顺眼,越想越怒,再一看手边那朵原本漂亮的“伤心花”现在一片乌黑,登时把怒气迁到黑心老人头上。
她指著那具骷髅怒道:“你这个死老鬼,死了八百年还要害人害我,害得我的玉花变得……变得……”
一句话接不下去,碧瑶肝火越来越大,更不多说,袖袍一挥,“伤心花”飞出去在那骷髅上转了一圈回来,片刻之後,只听得剌耳的骨裂之声响起,“喀喀”响处,那具骷髅竟是四分五裂地倒了下来。
出手之後,碧瑶的气才缓了些,心中不由得也有些後悔,不知道自己哪来的那么大的气,但转眼一看,却是吃了一惊,原来刚才被骷髅遮住的石壁之上,居然还有几行字在那儿,连忙走过去细看,只见墙上写著四行字。
铃铛咽,百花凋,
人影渐瘦鬓如霜。
深情苦,一生苦,
痴情只为无情苦。
碧瑶怔了一下,又仔细看了一遍,只见这四行字笔势劲道都较为细致,与刚才石室中的天书石刻大不相同,看来是另外一人的所为。
而看这话里意思,倒像是一位痴情女子幽怨的话语,只是却又怎会在这魔教重地“滴血洞”里出现,当真奇怪。
她寻思许久,却依然没有想出什么结果,当下摇了摇头,正欲放弃不想,不料一转过身,赫然却见到姜桦不知什么时候,竟然无声无息地从那石室中走了出来,站在自己背後,而且脸上表情古怪,惊讶中带着几分喜悦,喜悦中却带着几分失落。
碧瑶吓了一大跳,忍不住发出“呀”的一声呼喊,向头退了一步。那个精巧的小铃铛在她腰间轻轻震动,发出清脆悦耳的“叮当”声,回荡在这个山洞里。
姜桦看了一眼碧瑶,随即将眼光转向了那堆碎骨,眼中浮现出了几分无奈,道:“你这又是何必呢,死者为大,再多的怨,也不能朝人家的尸骨发泄啊,说不准我们也会在这一直陪他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