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若见林炜逸一副卖关子的表情,便不由得笑道:“总之这些天的消息早已经把我的心锻炼的十分坚强,再令人震惊的的消息我都能消化,你就放心吧。”
林炜逸清了清嗓子,整个人的姿态也换成了一副正襟危坐的模样:“我虽然查不到曹遇安和顾作言的信息,却不小心发现你外公的名字亦是假名,所有的消息只能查到抗战胜利之后,之前的经历似乎是一片空白。”
林炜逸的话仿佛是一记惊雷,杜若先是震惊得说不出话,末了却是摇摇头:“这怎么可能?我外公和我外婆有好多旧时好友,在美国时更也是受到各大高校的邀请,让他出任客座教师。怎么能说是假名,怎么可能找不到过去的资料?”
林炜逸早就料到杜若会如此震惊,便一五一十地将自己查到的信息全盘托出:“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痕迹,只是我们去他毕业的学校和曾经供职的商行调查,却意外地发现除了文件之外却找不到关于他的任何信息,就连与他同专业的同学和同时入社的员工也不记得有这么个人存在。所以,你觉得这些经历像不像是凭空出现的空中楼阁?”
杜若听着林炜逸的分析,一颗心就一点点沉到了谷底。以前她自然很佩服外公在经济领域见识和成就,小时候也常爱听外公说过去的故事。只是不知道为何,她总觉得外公对政局时事的精辟分析,很多时候都让她有些错觉,外公更近乎于一个嗅觉敏锐的政治家。
外公退休赋闲以后也没有闲着,一边给好几家上市公司做着顾问,一边也仍旧兼任着客座教授的职位。曾经有段时间,杜若常常看见不认识的脸孔初入外公的书房,似乎在商量了不起的事情。再后来外公便成了驻美大使馆总领事的座上宾,成了大使馆和美国政商各界的之间的桥梁。之前我也没仔细推敲过其中的缘故,只觉得是外公的专业素养能够帮助到双方商务往来,如今想来却是自己想的太过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