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宁说:“别的到是没说什么,只是说少爷这次不去应试,却是打乱了一应布局,好像说,原待少爷这次去京城中了进士,正好提亲,这下是不成了。”
小檀说道:“这样子啊,可惜了。哎,少爷都要结婚了啊。”
小宁却又说道:“是啊,少爷要结婚了,是小时候就定了亲的,京城大户人家呢,也不知道少夫人是怎样的人,只是咱们以后可不好办呢。”
小檀叹了口气,放下针线,说道:“哎,这可怎生是好,也不知道少爷以后会将我们怎么处置呢。”
二人继续哀叹,冯英听到这里,觉得不能再继续听下去了,于是轻手轻脚的走了回去。回到书房,就开始发愁,那边两个丫头愁,自己也愁。对着铜镜照着脸看,这胡子都没长齐,抬着手看,细胳膊瘦腿的,这年纪轻轻的,怎么就要结婚了?话说定亲,是啥时候的事情来着?
记忆里搜索了半天,才想起来,听赵氏说过,自己确实是在京城定过一门亲事,那时候还不到一岁?是京城段家的小姐,闺名是不知道的,不过此前父亲有几次回京的时候,见到过那个小姑娘,最近的一次印象中她才八、九岁,清清秀秀的,也不知道现在长啥样了。只是就要结婚了啊,幸好自己没去应考,幸好!不然老夫一个合起来五十的人,就要对一个萝莉下手,那是何等的禽兽!
不过,看看自己这个身板,嫩着呢,现在二人年龄相当,也算是金玉良缘。
而且此身已经许卿,已经难更改。
父母之命,现在的冯英没有去挑战的想法。于公于私,他都没有理由去反对。从内心里,他对包办婚姻是万般抵触的,但是这个时代,他是没有机会去搞自有恋爱的,除非他绝情。但是想到那百日无知觉的生活,亲情对他来说,是无比珍惜的。
不过珍惜是珍惜,但这个结亲的事情,该怎么办才好,冯英对封建的婚姻一无所知,想要想办法都不知道哪是头。想来想去,还是等冯保找过崔成回来再说,这是真正的自己人。
中午,他决定去香满楼以美食化解忧愁,另外就是让冯保找本地最有名的媒婆过来,详细了解如他一般情况的人结婚的一应情况。要说他这种官宦子弟,婚姻大事是十分严肃而有规矩的,三书六礼的流程一个不能省,而且这中间耗费的时间还会很久。何为“三书”,是在“六礼”过程中所用的文书,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书。与段氏女的亲事,聘书是早就定下了,现在是赵氏藏着。何为“六礼”,是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中的六个礼法,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以及请期和亲迎,前四项耗费时日少,但请期和亲迎,却会拖得很久,一般这一套下来前后至少得半年。
冯英听了这些情况,心下稍安,打赏了铜钱,媒婆千恩万谢去了,只是心里遗憾错过了一桩大的生意。冯英静静的坐在酒楼雅间里,细细的思考。自己结婚的事情,多半得拖延着,反正自己的年龄还可以拖一段时间。不过真正的原因是,自己的父亲任平江府知府才一年,隔三年的磨勘远着,短期内只有很小的可能回京;再则是这三千余里路途,这六礼来来往往十分麻烦,特别迎亲更是艰苦,现在天下不稳,风险更大。以冯世玖的经验,不会做这么麻烦的事情。最大的可能是过两年回京后再定,这事急不来,冯世玖与赵氏忙着商量此事,恐怕也没有说就要立即结婚,应该是自己最近太闲了,父母有所不满。
思及此处,冯英顿时心安。现在酒楼都交给崔氏兄弟管着,接下来自己应该要投身学业,正好继续回顾知识,那么遥远的知识,回忆起来还是有难度,同时还要分类整理。再者,来到这个时代,还有好些要练习的。学画、学棋、学琴、学剑,或者说学刀,这些都是接下来的规划,以及准备。
再想想自己就这么成为某个姑娘的良人,也是有些憧憬。
遥远的等待,遥远的期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