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明明天上,烂然星陈。
日月光华,弘于一人。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时从经,万姓允诚。
于予论乐,配天之灵。迁于圣贤,莫不咸听。鼚乎鼓之,轩乎舞之。
菁华已竭,褰裳去之。“上古传下的卿云歌,在山谷间回荡。
琼华宗主杨天雪,拨弦而开迷雾,云隐掌门王道同,击磬而声动天。南天鹤唳,遥遥应和。北山猿啼,哀哀击节。众修士一身素缟,引颈而高歌,歌声直冲云霄。
七十四座灵台,于仙乐中,燃起熊熊烈火,烈火的光华,化作闪闪的萤虫,四散飞舞,随着风的飞旋,划入天空,最终化作星星点点的亮光,汇入璀璨的星河。
江陵一役,玄仙五门损失惨重,武仙只派出一位长老,即重创玄仙一脉,两位掌门参战负伤,七十四位聚灵境强者一夕覆灭,云隐门蔺少秋等九人不知所踪。
这一日,五门修士,聚于云隐山为阵亡的仙灵送行。
谢问玄站在一旁,他并未穿着素服——只有玄仙五门的弟子,才有资格为宗门战死者服丧。
玄仙的修行路径,凡有灵气天赋的人,先经过练气的阶段,能运转气息无碍,则进入洗髓境,只有进入洗髓境界才能算是修士,才有资格进入玄宗五门修行。后续为通海境,意为通聚气海,可以使用御剑术等消耗灵力较大的法术。通海境之后是聚灵境,可凝聚灵能随心所欲的施放,到了这一境界,大多是玄仙五门中就已是有地位的阁主、长老、护法之类。凡人的最高境界是结丹,即在自己的体内凝结出内丹,成为无穷灵力的源头,玄仙五宗的掌门和极少数高手,达到了结丹境界,武仙的四大长老也全部达到了这个境界。
在结丹境界上再次破境被称为升仙,即由凡人成为仙人,仙人的最低境界为辟谷境,达到此境界无需饮食,所有的灵能均来自内丹不息的灵火,更高的境界分别是凝元、忘忧和锻魂。现世只有琅琊王氏、陈郡谢氏各有一位仙人,修到凝元境界与忘境界,更高的境界只存在老子传下的天书中,至今无人可以到达。
此时,谢问玄已在云隐山待了一个多月了。初时焦急万分,四处寻觅下山道路,却发现山上竟然没有一条道路可以下山,只要往下走便是一片无边无际的云海。后来才知道,原来整个云隐山都被锁定在一个结界中,只有御剑飞行才能下得山去,恰巧门派内修为达到聚灵境的前辈都前往江陵参战了,只有通海与洗髓境的弟子们留下看守山门,竟无一人懂得御剑下山的法术。他并不信邪,拿来长长的绳索,想垂下云海,谁想那绳索只是碰到白云便立即断绝,就像被利刃割断。尝试多种办法,始终无法走出结界的范围半步。他心中万分焦急,几日茶饭不思,偏又无计可施。
过得两日,忽听群峰间号角大作,打听才知前往江陵的众位仙长已经回来了,而武仙也已退兵。谢问玄连忙找到一个小弟子恳求:“我想求见掌门,放我下山救我兄弟。“
那弟子道:“掌门百事繁忙,哪里是你想见就能见的?“
谢问玄一再恳求,那弟子只是不肯,正当两人争执不下时,一位道童由天上飘然而至,冲着谢问玄问到:“这位可是谢问玄公子?“
谢问玄行礼道:“正是在下。“
“掌门请你过去说话。“
云隐掌门王道同,身穿一身粗布蓝衫,已洗得花白,面目俊朗又带着深深的沧桑,外表看来不过四五十岁年纪。听见谢问玄进来,转过身来仔细端详了他一番。
“这几在山上辛苦了。少秋的事我已知晓,这是命中的劫数,也是命中的缘法。“说罢长叹一口气。
谢问玄忽的扑倒在地,泪流满面:“只求仙人助我下山,我弟弟怕是……怕是……“
王道同道:“你不必担心,北朝已答应不妄杀江陵百姓,我刚刚算过,令弟还活着,暂且无碍。“
谢问玄道:“谢仙人赐告,还请告知我兄弟的所在,我好下山寻他。“
王道同道:“你寻着他又如何?北朝宇文太师几万大军押解他们前往长安,以你的本事,可能救他出来?即便是救他出来如何保他平安?”
谢问玄只得低头不语。
“你是陈郡谢氏的子孙,能够通灵更是百里挑一,若是你能修得上乘仙法,不仅可以保你弟弟平安,更可救黎民于水火,挽天地于倒悬,这才是我士族子弟任所当为!”
“只是我兄弟自小由我照顾,我如何放心得下?“
“他此时无碍,我已托人照拂于他。我劝你入门修道,有了修为便可自己照拂他了。”
说罢拿出一张黄纸,草草写了几个字,几下折叠变成了一只纸鹤,伸手握住谢问玄的手。
谢问玄感到一下轻微的刺痛,手指滴下一滴血来,落在纸鹤之上。
那鹤瞬间如活了一般,扑打着翅膀飞了出去。
“这灵纸鹤凭着你的血气,便可寻到你弟弟,让它替你报个平安吧。“
谢问玄沉吟片刻,便道:“全凭仙人安排,请容我拜入门墙。“
王道同道:“我云隐派哪是这么好入的,你现在只是初感灵气,需练气洗髓到达了洗髓境界才能收你入门。能否洗髓,也只能看你自己了。“
当日夜里,问玄房间的窗户砰砰作响,打开窗,一只纸鹤跌跌撞撞的飞进来。
纸鹤的翅膀上用木炭潦草写着:“弟安,勿念。“
见识了仙法的神奇,问玄才明白,只有自己有了修为,才能保得弟弟周全。
此时的谢问玄,不过刚刚发现了自己有灵气天赋的练气境界,还完全没有开始修炼自己的灵气,更别提将它在体内自如的运转。陈郡谢氏的嫡系子弟中,许多人不过六七岁就显露出修灵的天赋,十岁起进入宁思阁练气,十三四岁一般就能洗髓成功,进入玄仙五门,也有少数人是拜散仙为师,开始真正的修仙之路。谢问玄只是陈郡谢氏的一个旁支子弟,大哥十一岁显露灵气,就被父母送走,从此,了无音讯,而他今年已经十六岁,此时还是修行,就像同龄人已经当了秀才,他才刚刚开始读三字经。
谢问玄一心要修行,便找人打听,一位弟子道:“仙法的典籍都在藏书阁,你可以自己去看看。“
看管藏书阁的也是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年纪轻轻已经过了洗髓这一关,成为内门弟子。
因藏书阁往往记录着各门的修仙密法,不可轻易让外人踏入,谢问玄在门口忐忑徘徊了半日有余,才猛下决心,他进门去,拱手道:“这位兄台,我是此间的客人,可否来此借阅几本书看?若是不方便,您可以跟着我,我只在书架里选一两本便可。不便翻阅的,我一定不碰。”
那少年笑道:“瞧你门口晃了了半天,原来是想借书,既然是谢家有灵韵的子弟,阁下可自由进出藏书阁,除顶楼天书阁的书籍外,尽可随意借阅。“
谢问玄哑然失笑,自己太蠢,为何白白在门口徘徊了这么许久,迈步就要往里走。
那少年忽然又喊住他:“我竟忘了,你若还未洗髓,可多看看左手第一排,第三柜的书籍。”
这藏书阁为八角形,共分为三层,对应修行的三个境界,凡人、仙人、天人,一层为人书阁,藏十万八千卷人间典籍,包罗万象。二层为仙书阁,藏有记述通达天人之法的典籍,只有一百八十卷。三层天书阁,极少有人上去,传闻仅寥寥十八卷书,记录了什么,却无人知晓。
谢问玄先绕着藏书阁内,走了一圈,随意浏览了各柜典籍的名牌,心中已然知晓,这人书阁以伏羲六十四卦排列,书籍的分类与卦象暗合。如恒卦,意为永恒持久,那六排书柜,存放的便是各史家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