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在通往庞大的冥界之路上存在着许多的关隘,而这些关隘上都有一位由冥界之主阎罗王选定的极其凶恶的恶鬼镇守,人死魂魄由黑白无常两位鬼差带入地府,之后的路则由鬼魂听从内心的召唤独自走到阎罗殿,辨明三生三世的善恶因果,最后决定鬼魂的去处。镇守关隘的恶鬼小鬼会根据此人声前的善恶因果,区别对待路过的鬼魂。生前善良淳厚者会一路畅通无阻,奸诈险恶者则会受尽恶鬼小鬼的刁难欺辱,还有一种生前罪恶滔天者则会由专们的鬼差押送接受惩罚,或者在去往阎罗殿的途中直接被生前的业障吞噬,在地狱受尽折磨,甚者直接魂飞魄散。
而还有一类人死后在阴间是一种特殊的存在,他们生前在阳间替鬼差办事,是冥界在人间的话事人,他们就是捉鬼道人以及法师。常年在阳间替冥界办事,时常免不了和冥界的鬼差打交道,也没少往小鬼手中送钱,因此他们死后,在黄泉路上,经常可以见到和鬼差称兄道弟,与小鬼互拉家常,轻松自在就像是来到自家家里一样。我王天一自然也是他们中的一员。“黑兄,白师妹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他日有缘再相聚,把酒言欢。”“好,既然如此天一兄保重,阴间事多,我兄妹二人就此告辞”“保重。”
自从那天和僵尸同归于尽之后,我就被黑白无常兄妹接引而去。以前在阳间收鬼没少和他俩打交道,一来二去就成了熟人三人之间一师兄弟相称,他俩办差路过人间时,常会找我饮上几杯。如今身死俩人也是一路相送,直达鬼门关,本想继续送我到阎罗殿,但这与阴间法度不符,只得劝二人离去。人死之后先要走第一段路,这段路是由黑白无常两位鬼差接引或是押送的,这段路是由阳转阴的必经路,名叫阴阳路。一过此路阳魂就完全转化成阴魂,从此无法回头,只能前往阎罗殿,或者在地府游荡,被巡逻的鬼差抓走。
第二段路则是黄泉路,黄泉路的开头有一座关隘是一座牌楼,上面横书苍劲有力的“鬼门关”三个大字。这是人死后到阴曹地府报到的第二座关卡。两旁有十八个鬼王和把门小鬼把守,此楼森严壁垒、铜墙铁壁,牢不可破。无论哪个亡魂来到这里,必遭检查,看是否有通行证。这个通行证就是“路引”。它是人死后之魂到阴曹地府报到的凭证。在这张长三尺、宽二尺的黄纸上印有“为酆都天子阎罗大帝发给路引”和“天下人必备此引,方能到丰都地府转世升天”,上面还盖有“阎王爷”、“城隍爷”、“酆都县太爷”三枚印章。凡是人死后,即烧掉它,亡魂就拿着它到鬼门关,经查验无讹后,方能入关。我身前是冥界在人间的话事人之一,过此关自然不用路引,而是需要身份牌,这是一块小木牌,每个捉鬼道士和法师,在入行的时候,其师傅都会为弟子制作一块留在门中,上留弟子生前魂气,木牌上写有哪门哪派何人门下,生辰八字以及入门时间,这木牌也叫作命牌,一旦命牌碎裂就代表这命牌的主人已经死亡,之后阳魂转为阴魂这牌子就会出现在阴魂身边。
拿出命牌登上梯坎,内有无常殿是黑白无常的居所。而其他的阴魂则会根据其生前因果在这里,要么安全通过,要么会受到小鬼压榨,恶鬼欺凌。通过鬼门关才算正式踏上了黄泉路,从此自己就不称为魂而是正是称为鬼。“奈何桥上道奈何,是非不渡忘川河。三生石前无对错,望乡台边会孟婆。”这是对黄泉路的写照。黄泉路上鬼匆匆,或悲或喜,或无忧,亦有不甘与不舍,奈何阴阳两重天,法度不同各一边,从此殊途不同归,他日相见是路人。这是我走在黄泉路上亲身感受到的,而我自己却没有太多的眷恋,地一有师弟在,唯一遗憾的是还未将我湘西茅山一派发扬壮大,但身为捉鬼道士我自己亦不会太过,淫为戒的道理我深懂。
随着鬼军大部队很快就来到了传说中的忘川河也成为三途河,河岸边开满了鲜红如血色的接引之花彼岸花。此河也是生界和死界的分界。河中水流会根据死者生前的行为,而分成缓慢、普通和急速三种,故被称为“三途”。就像生与死只有轮回可以跨越一样,渡过“三途河”的方法也只有一个,那就是“三途河”上的渡船,除此之外别无他法。然而到了此处有句话很形象的说明了这段黄泉渡“是非不渡忘川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