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吧小说网>科幻小说>万族乐园> 第四十八章 调政令去找观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八章 调政令去找观音(1 / 2)

众臣听了唐皇讲述事情的前因后果,又得知唐皇后日认兄的喜讯,于是无不连连称贺赞叹。

一番吵嚷过后,唐皇下令文官。将此次地府一番遭遇编纂成书报,待审阅无误后即刻发行天下。

最先散往各地的,自然还是快马加鞭的朝廷邸报。

最先收到这些消息的,自然也是天下各府县大大小小官员。

天下官员得知天子死而复生且寿命绵延,遂尽皆上表称庆,零零总总繁杂至极,一样不题。

却说太宗的政令还未结束,此行他见识了地府险恶,便开始琢磨阳间罪罚轻重。

倘若有罪,则该按理、酌情给予相应惩戒。

其一,是为了使罪犯知道其错、感受其苦、付出代价,以促悔悟自新,杜绝再犯。

其二,是为了警醒、告诫那些有犯错想法,将可能犯罪之人,以减少往后犯错可能。

其三,是为了弘扬正气、增强信心,使良善之人可以无所顾忌的安心生活。使受害之人,有止损求偿渠道。

可如果犯罪,在阳间惩罚一遍,到了阴间又要再惩罚一遍,是否会存量刑过重的可能?

放在往日,太宗自不以为意,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阴司之事虚幻缥缈,又岂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

可放在今时,当他从地府“旅游”回来,知晓了那里的可怕与真实存在后,却要另当别论。

于是,他传旨重新考量调整天下刑法,排查四海牢狱中所有罪人,一个不漏复核行刑重犯。

恰巧,此次朝会有审官,将刑部马上要绞斩处死的罪人名单呈报上来,求取陛下勾决允准。

太宗看着名单上,那四百余个往夕不会在意的名字良久。

忽然感觉有些无力,一只手重的像被灌了铅,努力了好几下也提不动笔。

长叹一声,人皇下旨,尽皆暂赦他们回家。

让他们去拜辞父、母、兄、弟。

许他们托产与妻、子、亲、戚。

嘱他们告诫于友、朋、邻、里。

待一切事毕,即刻赴曹,仍领应得之罪。

众犯得知圣意天恩后,无不为当初莽撞犯罪悔恨痛哭。

懊悔之音萦绕许久,众囚方陆续向皇宫方向叩首。

太宗又颁布了恤孤榜文,维护新设了许多鳏、寡赡养之所。

再查皇宫之中,老幼彩女共有三千余人。于是出旨依照其意愿,准予出宫。其中有意配军的,朝廷更有相应财帛相贺。

自此,仁君还阳,普天同庆,内外俱善。

有诗为证,诗曰:

大国唐王恩德洪,道过尧舜万民丰。

死囚四百皆离狱,怨女三千放出宫。

天下多官称上寿,朝中众宰贺元龙。

善心一念天应佑,福荫应传十七宗。

太宗放了想要出宫的宫女、暂缓行刑那些死囚后,又专门再出御制榜文,遍传天下。

榜文上面写道:

“乾坤浩大,日月照鉴分明;

宇宙宽洪,天地不容奸党。

使心用术,果报只在今生;

善施浅求,获福休言后世。

千般巧计,不如堂堂正正;

万种强徒,怎似随缘喜乐。

心行慈善,何须努力看经?

意欲损人,空拜如来无用!”

自此时,普天之下便有了行善助人的风气。

由此后,唐人们便就多了相互帮扶的传统。

论:复活被玉帝砍头的龙王,一共需要几步?

第一步,孙思邈上去,给他把脑袋安上。

第二步,李世民下去,帮他把地府打点。

第三步,轮到朱小杰上场,该去找那大慈大悲的观音大士,讨要些玉净瓶中的甘露。

毕竟观音大士可是菩萨中的霸主。若非朱小杰亲去,哪怕唐皇的面子,人家多半也是不肯给的。

当年《西游记》中记载,那玉净瓶中的甘露可只用了几滴,就足以把偌大一个人参果树给救活过来。有此观之,其中无穷生机与妙用非比寻常。

咚,咚,咚……

“哈,你好呀。

我来找观音,请问她这会在家吗?”

在大差市街溜达了好半天,朱小杰才找到了故事中那个土地庙。

可因为他的存在,已经使这个世界变化太多,此刻他也拿不准观音到底住不住在这里。

他没有追踪那种大能的神通,只好来这里试试。此刻便正不尴不尬硬着头皮敲门。

“嗯?

敢问您是?”

谁料开门的却是一个杂役鬼使,朱小杰是个他从未见过的新面孔,不觉有些惊讶。

观音驾临那一幕才过去不久,眼下又突然来了这么一个生人敲门,他下意识便多客气了几分。

“嗷,你看,刚一忙可就忘自我介绍啦。

我是观音这次出差的同事,前阵子路上遇见个熟人,一叙旧就把行程耽搁了。

这不,我才过来寻她,不知……”

朱小杰前世在个自由、平等的和谐世界,其后五百年时光也在灵台方寸山同老菩提与诸师侄打打闹闹欢欢笑笑。

所以,即便现在出山要装“高人”,可骨子里却总少些这世界大能们面对“蝼蚁”的轻蔑不屑。

可他说得客气是一回事,这话听到那开门鬼使的耳朵里却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什么叫做观音的“同事”?观音有啥“同事”?啥“同事”敢随口直呼菩萨名讳?

未来佛弥勒?燃灯古佛?还是……如来佛祖?

“妈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