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帝,我的选择是炎帝、黄帝、尧、舜、禹,其中最关键是前二个和后一个。前二个或者在三皇之列,或者不被包括,我不知道那些人是如何想的,明明就是炎帝和黄帝都是这样叫,他们有什么道理不算他们在五帝之内。后世的人只知道随声附和不知道自己思考,就更是何足道哉了。现在五帝中因为排除了炎黄二帝,就把两个名不见经传的二个人加进去,甚至人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怎么读?难道不知道没有流传下来的人不能充当华夏人先祖吗?还有,我们的统称是什么?炎黄子孙是不是?而炎黄不在五帝之中如何可以称为炎黄子孙,正如夫子所教,名不正言不顺也!
五帝最后一位,禹,他是史上最正统地帝王毫无疑问,那么为什么不列入五帝?这又是孔夫子的标准惹的祸,所有他老人家必须背着这个锅。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夏传子家天下,所以禹就不合格,因为按照老孔[第八区 ]的标准,传帝位的方式必须是禅让,不能给儿子,尤其是儿子不着调的时候。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尧舜的禅让也是家族成员之间的授受国政,经过孔夫子考核认可,这就没有问题。如同孔老夫子这样不符合自己的标准就不承认历史,我认为不可取,历史就是历史,五帝的次序关于尧舜禹就是黄帝传给尧,尧传给舜,舜传给禹,禹传给儿子,三皇五帝到禹而终,但是忠于历史,必须包含禹,而不是因为他有瑕疵,就把他排除在外。胡适说的历史是一个小姑娘任人打扮,指的书写的历史学,而不是历史本身。谢谢大家听我一家之言。当然我自己认为是一家,实际不是,个人见解而已。
还有,正经告诉大家,尽管字数不少,但是这个不是正文,绝对不会让读者君破费。当然本书迄今为止依然全本免费,我几乎忘了这个美好的事实。哈哈。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