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离不贪财不好色,对权力没有,对亲情不屑一顾,是天底下最硬的石头。
拓跋宗回到北蛮后,当堂死谏北蛮皇帝,坚持要将慕容离定为叛国罪。还写国书给大周,要求遣送慕容离回到北蛮。
对此,褚承泽的批复更为简单,只有一个字,滚。
而这些,宴翎都告诉过洪熙帝,不止一回。
可惜洪熙帝全副精力都用在了与涅槃水做斗争上,所以事情都是过耳即忘。
涅槃水的折磨非常人所能想象,洪熙帝稍微清醒时,就想着要千百倍地报复才能解心头之恨。将太后三人折磨到精神恍惚后,又盯上了兰映这个毒源。
车前国公主不会死在大周,也不可能完好地回去。
宴翎走出大理寺后,命人按照兰映最初的供词,誊抄了一份上交到文渊阁,作为结案陈词。
对此,褚承泽只批复了一行字:“务必保证兰映公主活着。”
兰映一手打造的毒圈,对西域三十六国的影响力,可能比一些小国的国王都大。留着她一条小命,未来或许还有大用。
至于太后、顾贵妃和褚承安三位究竟是怎么回事,褚承泽不提,文渊阁也故作不知,只当他们在与洪熙帝共享天伦。
差点引发宫变的大事件,就此暂告一段落。
褚承泽没有说一句冠冕堂皇的话,却用实际行动表明,他要的不是支持者,而是能做事实的能臣干吏
大朝会上,文渊阁七人彻底放开了手脚。
不仅在内部会先激烈讨论,对外也会给出准确的建议,而不是模棱两可地试探褚承泽的倾向。
虽然龙椅之上是空的,每位大臣的心里却很踏实。
随着春暖花开,整个大周都像是从冬眠中醒来,充满了蓬勃的生机。
就连被大雪肆虐过的江南道,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连文岳霖预测的瘟疫,都被穆歆带人掐灭在了萌芽期。
唯一不安的,只有洪熙帝。
重新坐上龙椅,花了比预计要多数倍的时间。
到后期,洪熙帝甚至无法独立行走,哪怕心急如焚,也只能在太极殿与了善方丈修禅。修到后面,恨不得把三千烦恼丝都给修掉。
看着熟悉而陌生的大臣们,洪熙帝顿生恍如隔世的错觉。
不过三个月多的时间,褚承泽身为替父监国的太子,竟然毫不客气地颁布了那么多条新政令。
更让洪熙帝难以接受的是,这些政令全部毫无阻碍地分发到地方,已经热火朝天地开始执行了。
在计划中,用来牵制褚承泽的新机构,成了大周最忙的部门,几个年过半百的老头子,宛如焕发新生。
一切,都像是不需要洪熙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