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过神来的晓婷,欲盖弥彰地试图错开视线。
原本一心急于离开的她,不知道为什么,却迟迟无法迈开脚步。
在晓婷试着走出低潮、却又陷入激烈的情感漩涡时,明川正面对在青和的去留抉择。
自从她在总经理办公室提出去意后,叔宏就推掉了近期所有提案的邀约和机会。
她明白这是对方为了给她减负,而刻意放缓了公司在规模扩张上的速度,那么把控好现有项目的出品质量就至关重要。
于是即使下了班,回到家她也总是呆在笔记本电脑前,随时准备严阵以待。
明川晓得,叔宏是押上了多大的风险来维护她在青和的位置。
在这么关键的时期,但凡有一件工作搞砸了,都会动摇员工的军心,因此她告诫自己绝对不可以敷衍以对。
她下载并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遇到棘手的难题,就和他一块召集团队进行头脑风暴。
从团队讨论中梳理出适合的方向,从而集众人之力,去确定处理和解决这些难题的方式。
这种管理手法,和薇君执掌时期的一言堂作风完全不同。
渐渐地,听从她指挥的员工人数越来越多。
而在这个她逐步掌握到实权的过程里,各种和叔宏接触的时间,也从工作延伸到了生活。
他们总会因为一个突发的灵感,随时联络对方,一同讨论各种在推广方面的可行性与新方法。
有天去项目开完周会后,刚好下起了雨。
从营销中心到停车场还有一段距离,刚好明川总在包里放伞,于是她打开伞并高高地举了起来,直到它盖过叔宏的头顶。
当察觉她在为他撑伞挡雨时,他的身体似乎略微轻轻震动了一下。
走向停车场的这段路程里,雨滴不断敲打伞面。明川忽地想起,多年前那些下雨的日子里,他总细心地为她撑着伞,只怕她被雨水淋到一丁半点。
上车后,叔宏提议一块吃顿午饭再回公司,明川没有推辞,于是他找了附近的一家泰国餐厅。
喝着冬阴功汤时,她又不禁提醒他:和薇君分家后,青和将可能面对的风险。
“你想用我,我是真的很高兴。但现在青和处在关键期,犯不着去冒这个风险。何况最近我也有留意到,有几家公司在招总监,所以你不用担心我没有退路。”
“咋个又扯到离职去了?”他的进食速度,明显因为这些话而放慢了下来。
接着他挺直了腰,直挺挺地注视着明川。
被那深邃的眼睛凝望着,导致她心神不定地吃了几口菜。
微妙的氛围持续了几分钟,然后叔宏终于开了口。
“这种事情不要擅自决定啊!明川。”他严肃地说,“我想跟你合作,和我们过去的那些事没半点关系!我只是纯粹想和一个更专注在创意的人,一块用心去打造新的青和。”
“你知道我是设计端口出身,薇君大学时是营销系的,开了青和以后,我们的出品都很硬、很多时候团队做的推广,说白了,都只是在单纯地展示和介绍产品而已。”
他停了片刻,极为慎重地向她强调:“如果青和想继续发展,就需要倚重你最擅长的情感输出。我想做一些和成都传统套路不同的、有温度和故事性的创意,而这些只有你做得到!”
“别的不谈,光是体力上我就没办法更好地辅佐你!”明川仍旧坚持,“张总,我现在的情况是熬不了夜、也没法长时间守着团队监督他们的出品,可祝总却可以做到这点!”
“虽然我讨厌她,却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张总,现在你需要的是一个可以并肩攻城掠池的人,而不是一个会不断让你操心、甚至影响到你发展步伐的人!”
然而叔宏另有一番试图说服她的规划与理由。
“你知道成都这个圈子里,靠关系和人情拿项目的业务,占了很大比例。可如果青和的出品能在质量和风格上和其它公司形成区隔、并成功地拉开距离的话……”
“那么我们是不是就能拿到更多回款及时、月服务费也更高的优质项目?到那时,青和对于运营的评判,就不会只停留在对数量的追求上。老实说,这才是我执意挽留你的理由。”
就如同她担心叔宏一样,他也同样懂得,怎样才能有效遏止她心中可能会无限扩散的忧虑。
随后,两人各怀心事地继续吃饭,其间叔宏回过几条微信,彼此都没再说些什么。
宁静,在这时候反而成为他们掩饰内心的外衣与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