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吧。”
等朱小钱走到他身边,在他手心狠狠掐了一下,这才出去了。
“真狠。”他摊开手掌,两个指甲盖印子。
梁雪芳选的是南江边的一个农家鱼庄,点上一个大盆鱼,一个下饭的小炒肉,加一碟青菜,点的还算克制。
坐在江边,过了江,对他们来说才算是市区的范围。
梁雪芳初次和江南生单独吃饭,他穿衬衫西装外套,短短头发,很英气利落的样子,越看越是帅,她拘谨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江南生给她倒茶,递纸巾,“小梁,区里像我这样创业的项目多吗?”
“不多。”梁雪芳道:“一个手都能数过来。”
她笑道:“很多是外地的老板来投资,那些离市里近一点的村,机会会好点,或者有水库的改造成风景区。”他既然打开了话题,她不妨就问下去,“南生,你租书院,不止做工作室这么简单吧?”
这个问题,朱小钱在村长家二楼客厅也被问到了,今天大伯公下厨,三队的后生打下手,二楼摆一桌,一楼摆一桌。
朱小钱笑得天真,“我今天才知道他要租书院,不过他说的也对,我们现在的鱼塘屋确实有点小,我买了好多东西,都快放不下了。”
她反而问起他们,“其实我们这几个月对古村的走访,大村真的是一个很有历史底蕴的地方,书院我进去过几次,他今天这么说,我很惊喜。华哥,你们这次和南生合作做木工房,是不是要回到村里来沉淀一些东西?”
问人反被问,这个姑娘真是不简单,他道:“对啊,南生说要跟木工房一起合作改造,你觉得大概是哪个方向的合作。”
江松年都不想让他小叔继续问下去了,有点咄咄逼人了。
朱小钱倒不气,还是微笑着回答,“书院是古村的一部分,既然是古,自然就需要复古改造,古村如果变成现代的水泥建筑,就失去它原有的味道了。其实我想南生还是想用书院做试点,年哥,你认为呢?”
“对,我也是这么想的。”江松年同意,“叔,你看嘛,古村现在完整的院落就是那几家还住人的,其他好多都塌了,改造这种不如先选书院,没有人住,保存相对又好。”
“是这样讲没错。”江颂华用土话道:“你以为他是傻的啊,改造一个不赚钱的项目,我告诉你嘛,他肯定有想法的。”
“那你这样问,问得出什么?”
“难讲她不知道。”江颂华不觉得有什么错,“你自己想,如果换作你,你租书院下来,能做什么?是不是一点想法都没有,你跟南生就差在这里,多想想,别事事落在人后。”
江颂华跟朱小钱赔笑,“不好意思,习惯又说回去了,我们都觉得南生这事做得对,你们如果有什么需要,可以随时找我。”
“好呀,谢谢华哥。”
等朱小钱回到工作室,江南生已经回到了,她惊讶,“怎么这么快?”
“没什么好聊的。”梁雪芳想聊他私人情感,他就跟她说工作,弄得她没办法聊。
朱小钱都心疼梁雪芳了,“你别老这样对她,人家对你挺好的。”
“陪她近两个小时,足够了。我很贵的好吧。”
江南生不觉得有什么,他做的事也是她的绩效之一,这是互相帮助,又不是她单方面付出。
“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