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艾原本是没报铁人三项的,但在中午吃饭的时候,组委会干部开玩笑说你一百米报了,还差二百米吗?跳远报了,三级跳不试试吗?王艾就说最长的足球场也才百米出头,真跑二百米的话,后半程估计就得走下来。然后也开玩笑说自己从没打算练其他项目,否则一早一晚的长跑好好练练,也许能参加马拉松。
组委会干部好奇的问了王艾每天的训练量,听完了不由得为之咋舌,说你的耐力应该不错,要不试试铁人三项?
“组委会包吃包住、车接车送,还有美女啦啦队,怎么样?”
王艾却不过家乡干部的热情,也想看看到底是何等的美女拉拉队,结果发现是一群大妈冒充的。至于测试……诶?达标了!
那就报吧。反正今年夏天没啥大事儿,联合会杯6月30日结束,全运会8月30号开始,中间两个月呢。至于这其间有可能转会离开拜仁的事儿王艾并没考虑,他相信自己的适应能力,同时也相信即将迎接他的俱乐部也会注意到他这方面的能力,也会给予他这种方便。
当天王艾留在沈阳休息一夜,在给北方轻工研究院打电话重新确认了一遍之后,第二天悄悄前往沈飞寻求技术支持:在支付了相关费用后,王艾在风洞里断断续续跑了一个小时!好奇的沈飞科学家们承诺将随后将数据资料发给他,但不承诺一定能帮上他。王艾也没指望风洞能直接帮上他,他又不是五代机。
从沈飞离开后王艾在次日上午到大连船舶设计所拜访,在船用泳池里泡了小半天的冲浪浴,最终也拿到了一组肯定科学,但距离实用还需要艰苦转化的数据。
在这些硬核的数据和相应项目的实用技术之间,还有漫长的过程,好在王艾既经历过将数学家测算结果向直接任意球技术转化的过程,也对人体力学、人体科学比较熟悉,所以两个距离遥远的科学结论之间的桥梁,王艾已经知道怎么搭建了。何况只要全运会上王艾的表现达到一定水准,王艾的目的就实现了。
相信科学,大方向上总是没错的。
王艾要验证的就是这个道理,要推动的就是让体坛抓紧时间完成转变。
也正是经过这些周密的准备,王艾才敢把报名消息透露给《辽沈晚报》。
经过了这顿波折,王艾今年上半年的任务除了用两年时间完成三年的数学系本科课程、帮许青莲攻关管理学之外,又加了一个新颖的将测试数据向实用技术转化的“科研任务”。
这就叫没事找事儿、好日子过腻了。
对许青莲的怨念,王艾不以为意:“奉献祖国是没有极限的,我不能原地踏步。既然我已经到了这个位置上,我有机会去推动更大面积的进步,我为什么不做呢?哪怕是一点点,哪怕被嘲笑,但祖国和人民都看在眼里。”
“那我怎么办?”许青莲指着堆了半个书房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