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吧小说网>女生小说>陛下是炮灰女配金大腿> 第二百四十一章 深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四十一章 深厚(1 / 2)

冬城回归大炎的转日,大炎汉王发出檄文,要夺回大炎京都。

五方兵马大元帅姜维,五方兵马监军谢玉率十二万三千兵马回转京都。

檄文一出,天下震惊,待整个大炎都接到消息的时候,五方兵马大军的前哨已经距离大炎京都不到五百里。

整个天下都知道了飞戎被五方兵马驱逐出大炎,却若非亲眼得见实是不相信大炎还有如此兵马。

五方兵马大军以骑兵为首,每人携带谢玉给准备的炒面在没有辎重的前提下轻车简行,快马加鞭,一路上经过六大氏族豪门,直接登门借粮,速度之快只让六大氏族又是欢喜又是优,让各地的义军人心惶惶。

六大氏族欢喜的是大军来的这么快,他们总不用拿自己人去拼了,忧的是吃的是他们的粮。

义军是怕这样的精锐大军袭来,他们没多少日子可活。

有的义军不信这个邪也好,或者是要掂掂斤两也好,挡在前面意图攻伐,五方大军如虎狼之师,兵锋所指,所向披靡。

短短两日便攻破了义军的五处拦截,前行三百里。

军中大元帅姜维,汉王姜枫的脸色像是能沉下水来。

“就是这些人乱了大炎的江山?”姜枫手中的杯子几乎要捏碎。

姜维也是后怕:“好在我们先把大炎赶了出去,不然凭着这些人,飞戎人在我大炎之地岂不是如入无人之境?”

谢玉默默点头。

在曾经她所知道的事实上,正就是如姜维所说。

没有五方兵马,也没有汉王的生死间隔,并州根本就没工夫帮大炎平定安抚,先自己处理了内乱,姜晟上位,把飞戎人赶出并州,再去平息整个大炎,那时大炎死去的官员百姓早已不计其数。

现在比那时候已经好很多了。

“天佑大炎。”谢玉道。

听似有些敷衍。

姜枫淡淡的瞥了眼谢玉。

大军继续前行,如云般直到京都城下。

京都的义军已经跑了大半儿,还有余下几千人守城。

高大巍峨的城门紧闭,宏伟的城墙诉说着谢玉离京之后的风雨寒霜。

谢玉遥遥看着,仿佛看到了疲惫老迈颤抖的老人。

谢玉先去见了大元帅,一刻钟后从大元帅帐中走出,策马到达京都城外弓射不及之地。

“本官谢玉,曾任京都京兆府牧,现为五方大军监军,本官蒙先皇看重,不过弱冠为当朝二品大员,本官在任秋毫无犯,京都百姓直呼青天,你们可以问一问,本官所言是不是有虚。”

“但凡造反都是拎着脑袋在赌。尔等夺大炎京都之地,若是主谋必当凌迟,然事出有因,天降大灾,再有地方官员无能苛刻,尔等也是为求活路,不过胁从耳,本官既为京都父母官,不忍见百姓辛苦,故而限尔等一日内开城门缚手请降。本官可用头上的乌纱帽作保,若尔等并无伤害百姓之举,可恕尔等之罪。若不然大军兵锋所指,尔等不过砂砾,到时就不要怪我朝中大军为国除奸!”

谢玉说完回转。

身后大军呼喝,成队列奔驰,为以往军中演练时的样子。

即便城楼高大如斯,城楼上的义军们也都眼看着那几乎看不到头的骑兵盔甲嶙峋,刀锋锐利,马蹄奔驰中如他们这样的军士站在前面,只有被碾成肉泥。

当即就有兵士裤裆下面湿了一片。

他们数千人在京都就是垫底送死的,本来也都知道挡不住这应该是大炎最精锐的十多万兵马,只是原来没见过,这回亲眼所见。

有的不怕死,打定了主意死之前也要拉几个垫背的。

有的已经让人去城里头打听这位据说是前任京兆府牧的德行,若是说话算话,是不是可以试试呢?反正怎么也是一死,万一投降能有机会活呢?

数千人中心思各异。

京都城外,大元帅喃喃:“真是要放人啊!”

先前谢玉跟他提,他还以为只是做做样子,可后面听着人家都拿乌纱帽作保了,那就是真真的。

“监军提议,大元帅准许,岂能有假。”姜枫道。

大元帅看着汉王,默默给竖了个大拇指,啥玩意准许?还不是因为您点头,他才同意的?

“京都之地,安稳为上,若能不战而收回,六大氏族只能望而项背,到时候就看那位皇上羞愧不羞愧。”大元帅道。

姜枫点了点头,把一直随身携带的一长条盒子拿过来。

“这里面就是先皇让谢大人交给我的东西,你看看。”姜枫道。

姜维道:“原来跟宝贝一样不让我看,现在我能看?”

“能。”姜枫道。

姜维嘿嘿的打开盒子,瞳孔瞬间睁大。

**

京都外五方兵马大营看似和之前并无二致,京都内留下的千余名义军已暗潮汹涌。

夜色笼罩时,便有人从城墙上坠下来投降。

谢玉亲自接见,亲自问询几句,有的直接释放,有的让他们回去报信,还有的则是要被关押刑罚,但也决计是没有一个说要杀的。

让回去送信的不用说,蓝汪汪的就是负责把这边谢玉如何处置的消息传递回去的。

直接释放者,头顶上还是“百姓”字眼。

曾经小偷小摸要不然就是窃贼之类,头顶上也标的很明白。

既然知道了身份,再从询问中倒推出,实在不行再用上《易经》之类面相,手相等玄而又玄的说法,没有不上当的。

谢玉只能说知识改变命运,若是换到她曾经的那个时候,除非是有真凭实据认证物证,不然就是说的天花乱坠也没法让人认罪。

城中的义军试探过后,再有京都内的百姓证明谢玉实在是好官,更是一言九鼎,不到一日,京都内的义军投降。

京都不战而回归大炎朝廷。

上下惊,喜而泣。

谢玉再次策马行走在京都之内。

京都百姓,六大氏族的人都在城内相迎,曾经谢玉认得的,不认得的,熟悉的,不熟悉的,无论是百姓,富户,官员都是笑容满面。

谢玉也看到了谢氏的人。

在谢玉入京都之前,就和京都谢氏联系了,谢留还有京都谢氏的上下都还好,家中妇孺早早的躲在玉明寺避过了外面的大难,谢什谢凭虽也是朝中大员,但一个工部一个礼部,皇帝出京时没有带着他们,义军入城之后也没对他们怎么样,虽受折辱但性命无忧。此番谢什谢凭都春光满面。

大军入城,非常之仪,谢玉没有去谢府,随同大元帅汉王一起到了皇城。

皇城九门,早已经没有了曾经的繁华尊荣,里面狼藉一片,据带路的义军说他们进城的时候皇城内就杂乱的很。

精锐的亲兵林立四周,刀剑之下,肃穆的宫城也回荡出几分大炎的威武气势。

大元帅姜维,汉王姜枫神色沉默的行走在宫墙之内,最后立在宫中的书库之外。

宫中书库早已经被烧成了灰烬,破壁残桓之下,一片乌黑。

这里在义军到来之前就已经被烧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