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吧小说网>历史小说>惑乱红楼> 第四百六十二章 喜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六十二章 喜事(2 / 2)

摸着贾琏塞到他手里的东西,小太监喜上眉梢,连忙笑着开口。

贾琏出手大方是出了名的,早前他就接到几次贾琏的东西,每次都价值不菲。

和别人直接塞的直接黄金白银相比,贾琏每次都是些玉器这类的小玩意儿。

同样差不多大小,这里面的价值可大不同。

喜事?

挑眉,贾琏同样笑着点头,心里的疑惑却是更浓。

跟北静王相关的,从来就没有喜事两个字。

这喜事......

心里微沉,贾琏心里突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先前戴权的话历历在耳,如今闹出喜事两个字,贾琏可不觉得是好事。

只是小太监似乎已经并不准备再说更多,只是笑得一脸喜色。贾琏晓得再问不出什么,心里虽然焦急,却也只能随着往前。

只是心里却是暗自琢磨,万一果真是戴权说的那个事情,他又该怎样回绝。

“微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御书房,贾琏脸色不变,但看向皇帝的眸子又阴沉几分。

如果可以,其实他并不愿意和这个人彻底撕破脸皮,一来是因为现在时间不对,太早撕破脸皮对贾家没有什么好处。

二来贾琏并不觉得明目张胆的和皇帝作对,是个聪明的决策。

要知道贾琏虽然已经决定了要向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臣靠拢,但却也有一颗做婊(和谐)子立牌坊的心。

所以知至知终,他都没想过要走向幕前。

“平身,赐座。”

这么些日子,皇帝脸上难得露出笑容,看向贾琏的目光也多了几分调侃,皇帝笑眯眯的开口。

“盐部的事务如何,那些老臣可有欺你年轻,哄骗与你。”

脸上并没有谈起政事的严肃,皇帝脸上多了几分轻松。

只是越是这样,贾琏心里越是觉得没底。

“多谢陛下关心,盐部的事务还好,到底是林大人会调教人,老臣们也多给我几分脸面,并没有为难。”

尽量不让脸上带出自己心里所想,贾琏笑着开口。

说话间宫女送上茶盏,皇帝从龙案上走下来,指了指。

“今年的新茶,才送来的,你尝尝。”

河道刚解封,各地的新茶就已经送上来,也就只有皇帝有这待遇了。

贾琏少不得又得起身谢恩,然后端起茶盏拨了拨。

茶香如鼻一阵清香,还未入口,舌尖便感到一股香甜。

只是心里存了事,这茶喝进嘴里,却是只觉得一股苦涩,并没有品出个所以然。

“朕今日找你前来,可是受人之托,也就是你能让朕出这个面,若是换做其他人,可是没有这个待遇的。”

看着贾琏一脸享受的喝茶,皇帝脸上的笑意更浓,然后自己也抿一口,才心情甚好的朝贾琏开口。

心里的不安更浓,贾琏手上一顿,不露声色个的将茶盏放到旁边桌上,然后才佯装无意的开口。

“多谢陛下厚爱,这是不知道是何人何事。”

脑海里面迅速过一遍,贾琏勉强笑了笑,看着皇帝的眸子显露出几分紧张。

“是喜事。”

笑意然然的开口,皇帝说着看向贾琏。

“龙骑蔚统领尹善治跟朕求娶你妹妹,听闻是前些时候无意间看到的,你们两个都是朕的肱骨之臣,虽说他年纪大了些,但人品样貌可都是一等一的,朕晓得你也不是那等迂腐之人,他既然委托了,朕便替他来问问你,可愿意结下这门亲事。”

这是皇帝登基一来的第一桩喜事,虽说国孝不能办喜事,但定亲却是不影响的。

而且赐婚这种事情,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尤其喜欢,所以到了宣德皇帝这儿,也毫不例外。

毕竟这样是最方便平衡朝臣的方式,而且对自己名声也有帮助,所以他也乐得如此。

贾琏的那个妹妹,他也是听说过的。

听闻不过是个庶出,后来记在贾赦那个填房名下的。

尹善治怎么说也是朝廷四品大员,虽说是个武职,出身也低些,但他是皇帝,只要他器重的,也就无外乎出身不出身的。

再一则,也就是贾琏,从当初贾琏委托他照顾好内眷的时候,他就知道这是个重情重义的人。那个女孩虽然是个庶出,但以贾琏的举动,应当也是放在心上的,此前裴永春的事情,皇帝心里到底还是有愧疚的,因此如此礼待贾琏,也是想着心里能安慰一点儿。

否则不过区区庶出,别说是正妻,他手下的人,便是哪家大员的嫡女,他是皇帝,只要他愿意,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原本心里还想着若是皇帝果真提出要迎春进宫,自己应当怎么回绝,不曾想皇帝竟是为了尹善治提亲。

脸上原汁原味的惊愕,贾琏嘴巴微张,脸上满是震惊。

他就说尹善治那小子,说好的尽快提亲,怎的两天了都不见动静。

不曾想他竟是神不知故不觉的,胆大包天到直接找到了皇帝。

喉咙微动,贾琏有些无语。

但不得不说,若是由皇帝赐婚,贾迎春和尹善治的亲事,的确是要风光许多。

而且这样一来,也比他们自己私底下联姻要好些。

毕竟是皇帝自己赐的婚,往后两家来往密切些,皇帝也不会怀疑什么。

“臣......”

有些语塞,贾琏反应过来连忙起身,朝皇帝开口。

“舍妹三生有幸,陛下亲自保媒,臣自然是信得过的。”

收起脸上的惊讶,贾琏起身谢恩,心里的大石头落了地,脸上的笑容也真切许多。

虽然早就预料贾琏不会拒绝这门亲事,但亲耳听到贾琏同意,皇帝还是高兴不已。

“朕就知道你肯定满意这门亲事,尹善治这小子不错,别看他年纪不小,但朕可是听说了,他如今连个房里人都没有。”

当初忠顺王逼宫,若不是尹善治提前通风报信,龙骑蔚的那些纨绔子弟,也不会那么轻易的被带进大殿。

要知道当初老皇帝心慈手软,若不是有那么实质的证据,还指不定忠顺王要蹦跶到什么时候。

想到那个被皇帝亲手打死的兄弟,太子看向贾琏的眼神又缓和许多。

当初他远赴平安洲,也是贾琏千里迢迢冒险给他通风报信的,否则那时候死的,可就说不准是谁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