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吧小说网>历史小说>探花为王> 第四百八十五章 陛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八十五章 陛见(2 / 2)

迷迷糊糊中李英东感觉有人轻轻地推了推自己,然后在自己耳边低声叫道:“大人,大人,快醒醒,醒醒。”

李英东一下子睁开眼睛来,翻身坐了起来,却见床边立着一个黑影,那黑影看见李英东翻身坐起,这才又说道:“大人,您醒了?”却是自己亲随的声音。

李英东紧张的心弦一下子放松了下来,抬头擦拭了一下额头上的冷汗,问道:“朴东俊,什么时辰了?”

“大人,已经寅时三刻了,大明早朝的时辰很早,您得提前起床做准备了。”朴东俊躬身说道。

李英东点了点头,说道:“掌灯吧,再去弄些凉水来,给本官净面更衣。”

“是,大人。”朴东俊躬身应道,走到矮桌边,掏出火折子,把灯给点亮了,房间里顿时明亮了许多。随后,朴东俊这才又走出了房间,去给李英东打水去了。

李英东伸手揉了揉眼睛,然后才掀开被子,下了床。不一会儿,朴东俊就打来了一盆凉水,放到了洗脸架上,然后退到了一旁,躬身伺候着。

李英东洗漱净面之后,在驿馆就着泡菜,喝了一碗稀粥,然后才在朴东俊的护送下,走出驿馆,爬上了马车,车夫赶着马车,便往承天门走去。

不一会儿,李英东的马车就来到了承天殿前面的承天门,穿过承天门,后面就是大明皇帝陛下登殿御极的承天殿,也就是俗称的金銮殿。

李英东没有奉诏,他又是外藩属臣,属于臣下臣,自然没有跟随大明文武百官一同上朝的道理,只能在承天门外面恭候,等着大明皇帝陛下的召见。

而且出于礼节,李英东还不能待在马车上等着,只能够站在承天门的官道一旁,微微弯着腰低着头,目不斜视地垂手恭立,连动都最好不要动弹一下,否则就有可能被大明的官员给报告给大明皇帝,说他对大明皇帝不敬,然后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李英东跟个木头人似的站在承天门官道旁边,垂手恭立了将近一个时辰,一个小黄门在两个禁军武士的陪同下,出现在了承天门大门边,斜眼瞧了李英东一眼,用尖锐的嗓音叫道:“高丽使臣何在?”

“外臣在此。”李英东急忙朝小黄门拱手说道。

“高丽使臣接旨。”

“外臣高丽使臣李英东接旨。”李英东急忙跪了下来,他身后的朴东俊等人也一起跟着跪了下来。

“皇上口谕,宣高丽国使臣李英东进殿面圣!”小黄门拖长了声音说道。

“外臣接旨谢恩。”李英东激动地磕头说道,在大明京师待了将近一个月了,终于又等到了进殿面圣的机会。

“李大人,随杂家来吧。”小黄门瞥了李英东一眼,便又转身往承天门内走去。李英东急忙跟了上去,刚走上前几步,却被那两个禁军给拦了下来。李英东不由自主地楞了一下,随后,另个一禁军又上前,开始搜身检查。

李英东一怔,然后便配合地让禁军搜查。搜查之后,那个禁军才又退后了一步,朝李英东拱手说道:“得罪了,李大人。”

李英东微微笑了笑,然后便紧跟在小黄门的身后,大步朝承天殿走去。

很快,李英东就跟着小黄门来到了承天殿外,小黄门又回头对李英东说道:“李大人,在这候着吧。”

“有劳公公了。”李英东拱手一礼说道。

小黄门转身进殿,不一会儿,大殿里便传来了武士洪亮的声音:“宣高丽使节李英东进殿!~”

李英东急忙整理了一下衣服,低着头快步走进大殿,走到距离御阶还有三四丈远的地方,李英东便跪下磕头说道:“高丽外臣李英东,叩见天朝大明皇帝陛下,大明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朱由检微微抬了抬手说道。

“多谢皇帝陛下。”李英东再次磕头之后,才从地上爬了起来,低着头,却连头也不敢抬一下。在大明,直视大明皇帝,也是十分无礼的举动,会触怒大明皇帝陛下的,李英东现在最不敢得罪的,也就是大明的皇帝陛下,万一再生变故,那高丽可就真的危在旦夕了。

“李卿此次求见于朕,所为何事?”

“陛下,辽东鞑虏兴兵侵犯我高丽王国,已经两个月了,我高丽国小民弱,微若蛋卵,覆灭在即。外臣恳请皇帝陛下,看在高丽百万民众,高丽王室侍奉陛下尽忠勤勉的份上,请皇帝陛下尽快派出大明天兵,救一救我高丽小国吧!”李英东再次跪下磕头,放声大哭着说道。

“李大人,不可君前失仪。”吴宗达在一旁低声提醒道。像李英东这样在大殿上哭泣,也被认为是一种君前失仪的表现。

李英东却不管不顾,依然大哭着说道:“陛下,陛下,求求您救鄙国一救吧,高丽国小民弱,陛下若再不发兵救援,高丽可真的就要亡国了啊陛下。”

朱由检不由自主地皱了皱眉,一旁的吴宗达又低声提醒道:“李大人,你快起来,别在陛下面前失仪。”

“吴卿,无妨。”朱由检抬头说道,“李卿赤心一片,为国为民,忠义动天,朕心尤怜。”说着,停顿了一下,朱由检又转头对兵部尚书说道:“兵部,朕让你筹备义勇军之事,筹备得如何了?”

这个时候的兵部尚书是梁廷栋,听了朱由检的问话,急忙出班躬身拱手奏道:“启奏陛下,入朝之义勇军已经筹建完毕,只等户部拨出饷银,大军便可开拔。”

朱由检微微点了点头,又转头对户部尚书说道:‘户部,义勇军之饷银,可筹措完备了?’

“回禀陛下,老臣无能,义勇军不在朝廷正规编制之中,军饷粮秣全是筹措募集而来,如今筹措的军饷粮秣,仅够大军数日支用。”户部尚书跪下磕头说道。

朱由检微微皱了皱眉,冷声说道:“户部,朕旨意已经下到户部好些时日了,为何到现在都还没筹集够军饷粮秣?你这户部尚书还要不要做了?”

“臣无能,请陛下治罪。”户部尚书磕头请罪说道。

“治罪?治你的罪又有何用?治你的罪就能拯救高丽数百万臣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吗?治你的罪就能给朕变出军饷粮秣来么?”朱由检冷声说道,停顿了一下,又说道:“朕给你三日期限,三日之后,若不能筹措到义勇军三月所需之军饷粮秣,朕便唯你是问!”

“是陛下,老臣遵旨。”户部尚书磕头说道。

朱由检又对李英东说道:“李卿,朕意已决,三日之后,义勇军一部,便从京中大营,直接开拔,奔赴高丽。”

“谢陛下,外臣代高丽王上,文武臣属及高丽数百万民众,叩谢大明天朝皇帝陛下。”李英东激动地连连磕头说道。三天,只要三天,大明就会发兵,救援高丽了,希望还能来得及。

“李卿暂且退下吧。”朱由检又朝李英东挥了挥手说道。

李英东磕头说道:“外臣告退。”后退着走出了承天殿。

出了承天门,李英东又在官道一旁束手而立。又过了约莫一个时辰,上朝的文武百官这才陆续从承天门走了出来。

李英东和朴东俊在文武百官之中不停地寻找着,很快便看到了吴宗达。李英东急忙带着朴东俊迎了上去,朝吴宗达躬身一礼说道:“吴大人,多谢大人替外臣进言。”

“李大人快快请起,非是在下替大人进言,乃是大人忠义之心感动了皇上,皇上才会这么快下定决心的。”吴宗达急忙扶起李英东说道。

停顿了一下,吴宗达又说道:“只是李大人刚才也听见了,圣上让户部务必在三日之内筹措到大军三个月之需,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外臣多谢大人提点,外臣明白,还请大人代为引见,带外臣前去拜访户部尚书大人。”李英东朝吴宗达拱手行礼说道。

吴宗达微微沉吟了一下,这才说道:“也罢,本官就带大人去见一见户部尚书大人。”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了。”李英东惊喜地说道,伸手暗暗摸了摸兜里揣着的那一叠金票。

“李大人,跟我来吧。”吴宗达微微颔首说道,转身登上了自家的马车,李英东没有任何犹豫,也跟着爬上了马车,又回头对朴东俊说道:“朴东俊,你先回驿馆相侯。”

“是,大人。”朴东俊躬身应道,抬起头时,马车已经扬长而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