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森告诉萧潇,沾上调好的料汁后咬上一口,羊肚里的羊肉原汁原味、鲜香美味。
喜欢美食的萧潇觉得在品尝XJ美食上,自己好像越来越离不开骆森了。
年轻人干工作不仅热情高涨,还有股闯劲。
骆森来到沙枣树村就展示出他无穷无尽的干劲。
虽然是个愣头青,没有工作经验,可是有骆朴在背后指点,很快进入角色。
驻村工作队队长老严见骆森写一手刚劲的字体,这个年纪的人,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字体,不仅让工作队队员刮目相看。
驻村工作队的内勤工作全部交给了骆森。
做好每天的会议记录,整理完善“访惠聚”档案和“脱贫攻坚”工作档案,有时也会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组织学习上级下发的各项文件。
这天傍晚,严队长赶去县城参加县委主要领导召开的“脱贫攻坚”工作会议,临走前安排骆森组织村委班子成员和驻村队员学习相关文件。
骆森在前台正襟危坐,一板一眼地念着相关政策。
“三个离不开就是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这个观点高度概括和深刻阐述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对中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个离不开思想既充分考虑了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全面反映了我国民族关系的生动现实,又着眼于我国民族关系的长远发展,充分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发展的共同愿望……从两个离不开发展而来的三个离不开,精辟地概括了我国56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休戚与共、互助合作的紧密关系,反映了我国民族关系历史构成的客观事实——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它充分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发展的共同愿望,成为新的历史时期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指导原则……”
半个小时地夜学很快结束,望着十几个参学者打着哈欠懒洋洋走出会议室,骆森才想起来没做学习记录。
工作队其他队员拿着笔记本说笑着离开会议室,他们在商量下周该轮到谁休息的事情。
“访惠聚”工作队员除了每月的工资外,还能领上850元的驻村补助,可是却很辛苦。
基本没有节假日,一个月只能轮休两天。
地区“访惠聚”办公室下发的制度很严,查岗很频繁,驻村队员都不愿给单位拖后腿。
可是,队员们也都是血肉之躯,即使“为了大家舍小家”,可是思念亲人之苦也是无语言表的。
骆森是个单身汉,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骆波和李茗溪想儿子了,会在去阿勒玛勒村的半途中看望骆森,经常给他带些吃喝的,或者是生活用品。
骆森驻村惬意自在,就是多了个思念牵挂的人-----萧潇。
他最后一个离开会议室,回到宿舍并没休息。
骆森拿着手机给萧潇发了个短信,“加班了嘛?以后夜晚值夜班,别孤单,因为跟你相距80公里的我也在加班。”
他把手机扔在桌上,伏案补写晚上的学习记录。
玩心四起的骆森一会儿用楷书记录,一会儿用仿宋体记录,一会儿又变成隶书。
他把记录学习情况当成练习书法的阵地。
骆森举着学习记录本欣赏着自己的杰作,手机响了。
他低头看着手机屏幕上跳跃着“孩子他妈”四个字,忙抓起手机。
“骆森,忙啥呢?”查完房的萧潇躺在值班室的单人床上懒洋洋地问。
“离不开,我在记录离不开学习记录呢。”骆森忙说。
萧潇以为骆森又在开玩笑,不耐烦的口气问:“哎哎,问你正事呢。”
骆森知道她误会了,忙把晚上组织学习“三个离不开”的情况如实学给萧潇听。
萧潇不可思议地说:“这些简单的常识,我们都是网上自学的,从未组织学习过。”
骆森就是个马屁精,马屁拍的让萧潇听得很熨帖,“要不,你怎么是博士,我们顶多拿个学士学位呢,这就是高技术人才和我们普通人的区别。”
“得得得,别净捡好听的话哄我了,你不是请我吃肚包肉嘛?!我下周有时间,你能调休不?”萧潇发号施令。
骆森心花怒放,连连点头说:“肯定有时间,萧大美女发话了,没时间,我也挤出时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