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六七岁的托乎塔尔离过两次婚,如今娶了30来岁的汉族小寡妇勺婆娘,在阿勒玛勒村一时传为佳话。
2008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个难忘的年份,对于地处祖国西北的XJ来说同样如此。
汶川大地震,XJ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义不容辞地捐款捐物,不少人自发赶到汶川当志愿者。
奥运会的顺利举办,也让XJ各族人民感受到祖国的强大繁荣,即便不到BJ现场观看,这一年的夏季,没人呼吁和号召,XJ各族人民家家户户家的电视频道,几乎都齐刷刷地锁定在中央电视台奥运比赛的直播上。
2008年的夏天,骆朴风风光光地考入上海复旦大学,要开启大学四年的生活。
阿依努尔民考汉如愿考取北大,要上预科班一年,要上五年大学。
骆森在中考时,以前十名的成绩考上西域中学高中部宏志班。
阿依努尔的弟弟库尔班江则以优异成绩考入WLMQ市第八中学,这是全疆有名的高中部,据说,进了八中的学生如同进了名校的保险箱。
曼孜拉木这一年调到WLMQ市某区政府上班,解决了跟热西丁两地分居的生活。
这一年,伊勒地区对各县市处级领导进行调整或提拔。
德才兼备的廖云被提拔到地区党校担任主抓教学工作的副校长,级别是副处级。
骆江被提拔到巩乃斯县担任常务副县长,享受正处级待遇。
而阿曼太更是官运亨通,被提拔为乌孙县县长。
在乌孙县担任分管农牧业工作的尤努斯,也被提拔到库尔德尼县任政法书记。
2008年,骆峰、巴格达提俩位老人是喜上眉梢。
晚辈的升迁让他俩感到面子格外有光。
这年的冬宰节,俩人合伙宰杀一头牛和两只羊,请村里的老人们一起欢度冬宰节。
随着阿勒玛勒村这条道路来往车辆和过客增多,村里做生意的都红红火火的。
斯琴的美发理发店忙不过来,招来一名学徒跟着她忙碌。
马嘎娃的面肺子店的门槛几乎被食客踏平,以前都是上午12点就打烊。
如今,随着食客的数量增多,同样数量的原材料,不到11点就打烊。
马嘎娃面肺子店在伊勒地区名声大噪。
为了不让慕名而来的食客失望而归,不得已,马嘎娃把面肺子、米肠子、羊肚子等食料的数量又增加近两倍多。
就这样,每天12点左右就售罄一空。
马嘎娃的回民食堂也是食客络绎不绝,几乎都是过往车辆的乘客或司机,高峰期时就连服务员也增加了五个。
小四川的川疆百货商品备得很齐全,更是人来人往。
为了做生意,小四川两口子在家只做早饭,午饭和晚饭都是在马嘎娃家的食堂吃的。
阿勒玛勒村开门面做生意的,几乎每个人都是喜笑颜开。
马春和小四川合资建的门面房全部出租出去。
不少住在路边的村民看到了门面店带来的商机,也都把路边的房屋改成门面出租出去。
阿勒玛勒村这条道路到处充满着商机,一片蓬勃生机的景象。
这个贯通东西的小山村已经由单一的农牧业,开始慢慢朝立体化产业发展,农业、牧业和商业共存,各族村民的就业机会增加,每家每户的腰包都鼓了起来。
阿勒玛勒村的贫困户数量日渐减少,不少贫困户的思想观念也发生改变。
以前是以“等靠要”为荣,现在是以贫为耻。
就在XJ大地到处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的景象。
2009年7月中旬,自治区旅游部门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向国内外记者通报一组数据。
夏季本是XJ旅游的黄金时期,可不到一周的时间,取消的来疆旅游团队已达1450个,减少游客84940人。
这对正在迎战国际金融危机的XJ经济来说,旅游、投资、涉外经济、消费等多个领域受到重创。
2009年9月,热西丁再次被组织委以重任,赶赴南疆公安战线工作。
热西丁跟妻子曼孜拉木才结束两地分居生活也就一年的时间,他又开始跟家人开启了两地分居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