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本斯看着这副场景,觉得学校的事不能再拖了,必须马上建起来。不然这种低效的教学方式还将继续。
身旁的穆罕幸大学士啧啧称奇,帝都的市民都没这如此好奇。一个边境城市竟然有如此好学之风,看来帝都对诺兰的误解太大了。
韦恩前脚刚走,穆罕幸大学士后脚就到了,十分遗憾的错过。现在诺兰地位与日俱增,新鲜事物频出,自然能吸引一些学者,即使是大学士也不能幸免。
在鲁恩,大学士十分稀有,基本整个鲁恩近亿的人口,却只有一百多名大学士。可以说是百万里挑一,拥有极高的荣誉。
想要成为大学士,是真正的的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农田水利,诗词歌赋无一不精通。而每个大学士也代表着一种资源,大学士拥有天然的学术地位,能无形的提高一个城市的学术水平。这也是诺兰需要的。
所以穆罕幸一到,连伊文斯都放下手里的活亲自迎接。
当他们见到穆罕幸本人,更加佩服,有种名附其实的感觉。
坐的马车不奢华,装饰着华贵的装饰品以显示自己超然的地位。
也不过于贫酸,把自己包装成苦行僧,一搏眼球。整个车队看起来就是普通。
而大学士也没有端起架子,不因为自己在学术的象牙塔就带着这个超然的身份鄙夷这些官场之人。相反很热情的对待伊文斯与奥本斯。
总之完全不像书本上的那种可以做作的学者模样。
随后穆罕幸看到水泥路,一阵赞叹。还很自然的向两人询问这个路是怎么修的,不懂的地方也会问下去。
穆罕幸也得到了奥本斯与伊文斯的认可,同时也深刻理解了大学士为什么有那么超然的地位了。
午餐时,穆罕幸与两人侃侃而谈。天上地下无所不知,从奥尔图诺的建立到斯图亚德的奇怪的赞颂。从传说中的魔法塔到全身全是坚硬鳞甲的飞龙。虽然大部分都是从书上看到的,也没亲眼见过,但从穆罕幸嘴中讲出来也足够震撼两人了。
随后穆罕幸也不然两人陪同,说自己最大的爱好就是每到一个地方就是记录一些地方的城市面貌,平民生活等。
奥本斯派了几个人护卫后,就任由他去了。
有了穆罕幸的到来,诺兰的人才稀缺就能得到极大的缓解。只要有大学士,就会吸引来更多的学者,然后让他们在此定居,教授学生。虽然还是传统的项目,数学等方面的人才依旧紧缺。但这会慢慢改变,这些是奥本斯敢一次建立三十所学校的底气。
思绪返回,夜课已经彻底散场,没了一丝人烟。
穆罕幸还在回味无穷,拿出了《新时代军人》
“我还没看,却听着台上的‘老师’讲了一小部分。我现在迫不及待的想翻开这本书了。”
奥本斯也是疲惫不已,听出穆罕幸打道回府的意图,也是欣喜不已。立马带着穆罕幸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