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靠这家店,养活了一家人吗?”
对于杨立新的提问,店家也只是淡淡一笑,说道:“我每天早上五点起来,一直忙到晚上十一二点,一天大概工作十八个小时,每个月,也确实赚十万元。”
听完过后,杨立新十分感慨,一般人哪里能吃得了这个苦啊!
这是用命来换钱啊!
然而,这个案例,也仅仅是深滨千千万万的个案例中的一个。
在全民搞钱的深滨,也每年都涌现出成百上千家创新型企业。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
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旧热爱生活
面对现实
养家糊口的是深滨人
面对困难
永不低头的也是深滨人
全心全力消灭病毒
等疫情过去继续上班“搞钱”
是每一个深滨人心中坚定信念
没有什么可以阻挡!
先安心居家
再专心搞钱
实际上,关于“深滨人只想搞钱”的梗已出现有些年头了,这句本来是带有明显负面评价的句子,深滨人对此毫(bu)不(yi)在(wei)意(chi),还大大方方地承认:“来深滨不搞钱,那来深滨干什么?”
现实,不装,这就是深滨人的风格。这个风格其实老早就进入深滨人的骨髓。早在80年代的“蛇口风波”中,蛇口青年们就提出“不赚钱我来深滨干什么”,这样的观点在那个时代可谓石破天惊。“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也是在蛇口工业区率先提出,最后走向全国。
80年代“打工”这个词还不流行,人们把南下深滨闯荡称作“淘金”。当时社会对淘金现象还颇多争议,1988年由BJ专家与深滨青年对话而引起的“蛇口风波”就突出显示当时两种观念的交锋。
无忧患,不深滨,不焦虑,不是深滨人。深滨人的进化,就是生于忧患,成于焦虑。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不努力搞钱,就会被时代甩出去。
深滨人比他们更懂得市场竞争的残酷,更了解未来的变幻不居,因此也更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率先进化。如果你的资产增值速度赶不上货币超发的速度,那你的资产就在缩水,未来的通货膨胀就将考验你在深滨的生存能力。深滨人如何能不焦虑呢?
再难也难不倒深滨搞钱人!面对危机和焦虑,深滨搞钱人从来不是只有一个方案,总是会有Plan B。在货币超发、房住不炒的背景下,先知先觉的深滨人也随之进化,纷纷炒股买基金,与当年股疯不一样的是,现在他们更看重专业化的机构投资。据统计,截止到上周五,今年各类型公募基金发行规模超过3万亿,股票型基金与混合型基金共发行2万亿份,创下历史最高,而且超过了过去4年发行总和。
金融投资已经进入新时代,中国证券市场在注册制下又将翻开新的一页。只有具有金融理财能力的人才能投入这个金融投资大循环,让自己的资产保值增值。
杨立新想到这些之后,他也不再迷茫了,现在他进入了深世代这家公司。
虽然只是一名小小的客服,但是,只要潜心下去,好好地提升自己,终有一天,他也能突破自己,实现财富自由的!
当他吃完包子,准备回公寓的时候,他身后却传来一股浓烟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