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一声声的拜见声中,一名身穿明黄龙袍,身材健硕高大,须发皆白的老者穿过层层林立的侍卫,大马金刀的坐在龙椅上,漫不经心的看着下面俯首的群臣。
他须发皆白却极为茂盛,脸上布满了斧砍刀削般的皱纹,一双眼睛闪烁着精光,丝毫没有老态,反而像是一只强壮的老狮子,在巡视着他的领地。
所有人在他面前,全都低着头。
没有人敢与他眼神交汇。
他习惯性的扫视了一圈群臣,随后打了个哈欠,眼中的精光消失了,他漫不经心的对身旁的大太监点了点头。
朝会开始。
这朝会和往常一样,诉说着一些些与往日没什么两样的议题。
但这次这些议题,官员们却没有揪着某一点不放,来攻击提议的官员。
而提议的官员也似乎有些心不在焉。
整个朝堂就在一股诡异的气氛中议论过一道道议题。
大家似乎都在加紧速度,以便为后面真正要说的事留足足够的时间。
但龙椅上的景皇似乎全然不知下面诡异的气氛,他打着哈欠,将一件件议题批准。
终于,所有的议题都已经批复完成。
整座朝堂静了下来。
所有的官员都在齐刷刷的望着左侧第一个那位瘦弱的身影。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中书令闭着眼睛,微微颔首,似乎是已经睡着了。
而在上面,老景皇摆弄着手指甲,头也不抬的对大太监吩咐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大太监恭敬的对老景皇点头应是,随后,正准备扬起嗓子,吆喝。
就在这时,中书令忽然踏前一步。
大太监扬起的嗓音生生的拐了个弯,愣是又给憋回了嗓子眼里。
大太监脸涨得通红,憋了好久,才没有咳出声来。
在场的人的注意力全都被中书里那个瘦小的身影给吸引住了,倒是没有注意到大太监的窘迫。
中书令朗声道:“臣要告太子在东宫内养蛊,与楚国勾结,又私自轻启战端,险些失了东峡关,请陛下拿太子问罪于前!”
听到这话,摆弄自己手指甲的老景皇顿了一下,他的眼睛直直的朝着中书令射来。
那目光如刀剑般锋利,就像是有人将一柄小刀用头发丝悬在距离眼球不足三厘米处的地方,叫人望之生寒。
但中书令依然不惧,直直的与景皇对视。
景皇看了中书令良久,忽然笑了一下:“中书令,你也是老臣了,状告太子与别国私通?可有证据?”
“人证物证俱在!”
中书令朗声说道。
说完,他挥了一下手,在他身后,两名手持托盘的侍卫走上殿来,将托盘呈到台阶前。
大太监连忙接过托盘,将托盘恭敬的呈给景皇。
景皇掀开来,确是一盆蛊物和一封战报。
大太监低呼一声,又死死的绷住嘴巴。
景皇凝视了这两样东西良久,忽然,他笑了:“这一定是有人在设计陷害太子,身为太子,他有必要在东宫养蛊么?
还有,战报上不是说了么?
是有刺客刺杀梁国那小皇帝,梁国才发兵攻打东峡关的。
这只能说明,太子确实不是掌兵的材料。
中书令放心,朕立马下令,将太子从前线换回来,另外派能战的将军过去!”
“陛下!”
中书令一愣,他没有想到,老景皇竟然想将这件事给糊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