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他真的对我有那么大的期望的话,那为何那时候我要走,他没有阻拦?”
陈之玉疑惑。
中书令摇头道:“你这小子!拜师求学为何被称作拜师求学?学问是要靠你去求的,你才会珍惜!你什么时候开口,师父自然是什么时候倾囊相授,若你不去求,那只能说明时机未至!”
说完,不待陈之玉回答,他又道:“当然,这只是我愿意帮你的其中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你愿意将天下百姓当作人看!
我本就是寒门子弟,父亲早亡,家中亲戚也鄙薄与我。
母亲为了供我读书,卖掉了我们居住的豪宅,搬到了市井陋巷之中。
若不是巷子中的邻居帮衬,我和母亲不知道要吃多少苦头。
在那段求学的岁月中,我认识了很多市井朋友。
他们有的比我在这朝廷中看到的名臣都聪慧,也有一些比朝中武将都要健硕的人物。
可因为他们不是五姓七望之后,不是贵种,便只能种地捕鱼为生,好点的也是卖身与大商户,做一个账房先生,未来成为一家商户的管家便是极限。
而那些身体健硕的就更为辛苦,不是在码头上卖些苦力,便是入了歧途,成了某个帮派的打手。
看着他们,我就时常在想,若是他们是五姓七望之流,那结果会不会不一样,又或者,朝廷愿意接纳五姓七望以外的人才做官,那是不是又是另一个不一样的结局?
但因为我年轻时候,贪恋权位,不想与这满朝文武做对,便从来没有在朝中提起过。
如今我已经是快要入土的人了,这念头却一直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老夫勉强算得桃李满天下,但门下自然还是以五姓七望的子弟们为主,甚至老夫也身在其中。
在这种情况下,老夫想要做些什么,也是有心无力。
就在这时,你出现了!
你对师父说,愿意为天下百姓提供一条晋升通道。
包括你在任职京兆尹中做的那些事!
这些,无一例外都让老夫认可你!
欣赏你!
之玉,你问老夫为什么帮你!
老夫现在就可以回答你!
不为别的,老夫想为天下百姓开辟出一条路来!”
说道最后,中书令略微有些佝偻的腰背挺的笔直,仿若又回到了少年时!
看着眼前的老人,陈之玉不由的肃然起敬,老人的愿望纯粹而又热烈,这让他不由的有些自惭形秽。
陈之玉喃喃道:“师兄,若是我做这些并非为了天下百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