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尹大堂。
陈之玉正在查看公文。
陈之玉从书院出来后,路山长就昭告天下,新一代的书院首席名为陈之玉。
这不禁让东都起了好大一阵风波。
每一任书院首席,在朝中至少也是尚书之位,再加上陈之玉嫡长子的身份。
这让原本支持陈之玉登基的大臣们念头又死灰复燃起来。
京兆尹这个位置,就是身为上一代书院首席的中书令送给陈之玉这名小师弟的见面礼。
陈之玉也没有让众人失望。
京兆尹负责东都的大小事宜,相当于东都的市长。
但东都不同于其他州县,为天下首善之地,毫不夸张的说,撂倒十个人,里面至少有一半是有品级的官员,另一半则是腰缠万贯的商人。
在这个地方判案,各种关系错综复杂,往往到了最后,事实真相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谁背后的关系硬。
正因为如此,一般担任京兆亿的官员都是如丧考批,他们根本熬不到三年的任职期,要么因为犯事被丢入大牢,要么被贬。
因此,他们对京兆尹这个职位,畏之如虎。
事实往往也像他们所想的那样,京兆尹这个位置也是流水一般的换人。
最为夸张的是有一名京兆尹,仅仅是任职了五日,就因为触犯了众怒而被罢免。
如此一来,任职到京兆尹的官员往往在还没有任职的时候,就各种走关系转入其他职位。
就算转不了其他职位的,也是在任上得过且过,造就了不少冤假错案,悬而未决的案子卷宗更是堆满了整间宫室。
京兆尹就如同一只长满了刺的刺猬,叫人无从下手。
但对于陈之玉来说,却是最适合他的职位。
首先,他是整个景国唯二的皇子,全景国除了陈璋之外,他的背景最大。
再加上他是这一代的书院首席,出身书院的官员又占据了景国的绝大部分,天然便是陈之玉的盟友。
因此,陈之玉可以不惧任何人。
如今天下趋于安定,楚国因为陈云溪身死,本就理亏,无意再启争端。
而梁国被景国和楚国打得奄奄一息,苟延残喘,自也无力挑衅。
在这种情况下,陈之玉若想迅速打响名气,与陈璋分庭抗礼,自然只能先整顿内政,让天下人看到自己的能力。
京兆尹对于别人来说,是一个烫手山芋,对于陈之玉来说,却是一个求都求不来的好职位。
这也是为什么中书令力排众议,将京兆尹的职位赋予陈之玉的原因。
陈之玉自然也明白师兄的意思。
上任以来,陈之玉整顿吏治,平复冤假错案,整顿贪污,消除沉疴宿疾。
别人不敢得罪的人,陈之玉敢得罪,别人不敢抓的人,陈之玉抓。
就这样,陈之玉谁都不认,只认事实真相,这样的方式使得整个东都的风气为之一清。
更让陈之玉获得了铁面无私陈青天的称号。
再加上陈之玉以前喜爱风月却从不欺辱平民百姓,那些风月趣闻使得陈之玉的形象越发鲜活,越发受得民众与商人的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