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熟了,意味着双抢来临。
若是往年,村民们会忙到连轴转,星夜兼程地把谷子收回来,再火急火燎地把晚稻种上。
今年就不一样了,有了稳定的收入,大家都不急不躁,或者说已经不把田里的那点稻谷看在眼中,无所谓了。
上午收割,下午该去赚钱就赚钱,该躺着睡就躺着睡……
就这样磨磨蹭蹭的,然后每丘田都还要纵横交错的挖沟……直到十来天后,偌大的田垄才得以旧貌换新颜。
从满目的金黄色,变成了一片绿油油的海洋,又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如上回开会时所决定的,秧苗全部由高野提供。
早在十几天前,高野就泡好了谷种,育好了秧苗。
秧插好了,接下来是放鱼苗。
高野一个电话,“渔乐基地”的周至诚就把鱼苗给送了过来。
鱼苗款要好几万,高野要支付人民币,老周不同意,非得来个以鱼易鱼……要知道成功养殖长须鲶是他的一个大心愿。
没辙,高野便只好给了他等价的鲶瓜。
周至诚欢天喜地地带着长须鲶走了……
除了鱼苗,还有黄鳝泥鳅苗子。想要有高产量,这两样也必须得放……
毕竟整个田垄每一丘田都和泉水沾上了关系,不可能再像高野那丘田一样,把别的田里的黄鳝泥鳅给吸引过来。
最后就是小田螺,这个倒是不需要花钱,高野基地“澡堂”中,铲就可以了。
不够的话,直接放大田螺,这玩意的繁殖能力,真不是盖的。
……
田垄里的事情忙活完毕,高野又做了一件事情,特意去买了一个全新的碾米机,碾了一担晒好的稻谷。
脱去谷壳的米粒儿粒粒壮实,洁白晶莹,卖相委实不要太好。
当晚,冷妞儿用之煮饭,当电饭锅揭开,霎时间整个房间都弥漫着喷香的米饭香。
这晚上,高野一家每个人至少都吃了一碗饭,最后每个人的饭碗皆一干二净,一粒都不残留……
当晚,高野就用两个蛇皮袋子分别装了三十斤和十斤米,毛球驼着大袋子,身怀六甲的小娇驼着小袋子,连夜给高汉送过去。
高野两口子都是极为期待,如此优质的大米,经汉老倌子的手艺,最终会酿出何等的琼浆玉液来?
……
眨一下眼睛,日历就翻到了七月六日这一页。
这天大清早,高野开着大领克,高冷开着顺娃子的长城坦克,带着高灵和小米,直奔火车站。
高野是来接人的,接的不是别的什么人,是他最亲的亲人。
没错,他老母和大哥一家,在看到高野的事业蒸蒸日上,看到村子的发展前景光明,看到村小在新建,尤其听高野说要重金聘请一流的师资……
恰又逢暑假,大哥大嫂终于不再犹豫,辞掉外面的工作,举家回来。
“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