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村上了一定年纪的村民,其它的功夫未必厉害,但抓鱼的技巧,个顶个的牛叉,三下两下,他就逮到了一条。
“这鱼……怎么是这样子的?”
村民一瞅这条鱼,登时感到惊诧。
“什么样子的?”
众人好奇地看了过去。
高野亦看去。
田里的鱼除了水放干时在泥巴上蹦哒,他扫了几眼,还真没认真去关注过。
整个田里,大部份的人关注泥鳅黄鳝,还有人留意着鱼,他在乎的只有谷子……
“呶,你们看。”
那村民将鱼举起来展示。
这是一条四指宽、将近半斤的本地土鲫鱼,被钓友们亲切地称之为大板板的东东。
这条板板的卖相,着实有点儿诱人流口水,只见其躯体宽而厚实,可见肉量;
浑身的鳞片齐齐整整,大小层次均匀;
整条鱼身,不像寻常见的鲫鱼那样,银白色、灰白色、所谓黄金鲫的淡淡某色、青灰色……
丫的这玩意儿,浑身呈黑色,和巨青一样的皮肤,青黑青黑的那种……
“黑鲫鱼?这鲫鱼黑鳞片还带反光的,卖相是真好啊!比咱湖里的卖相还要强得多!”
蒋翠英由衷地夸赞道。
高守疑惑道,“确实漂亮,可怎么就是黑色的呢?”
“应该是有禾苗的遮挡,太阳照不到,所以才这样。”一名老渔民村民分析道。
“看来是这么回事了。”大伙儿赞同道。
“这鱼的皮毛没得挑,就是不晓得味道怎么样?”中老头舔了舔嘴唇。
蒋翠英道,“鱼靓,肉质估计差不了!”
守老头道,“稻香鱼本就比湖里的野生鱼都还好吃,这鱼不用说了,肯定更好吃!”
那名抓鱼的村民道,“野仔你说,卖相这么好的土鲫鱼,能卖个多少钱一斤?”
虽还没尝过鱼的质量究竟如何,但高野敢断定,百分百有保障。
诚如守老头所言,稻香鱼之质地,岂是寻常江鱼湖鱼能比拟?
何况整片稻田,多少有受到泉水的加持……那更稳稳的!
“现在市场里的人工养殖鲫鱼,都要十一二块钱一斤……野生的半斤级大鲫鱼,至少贵百分之五十,那就是十六七一斤……咱这个,老规律,在野生上翻个番……”
是还没尝鱼质,也没把鱼推向“龙凤吟”,不过高野认为,这鱼、还有田里其它所有鱼,卖个三十多一斤,都不过份。
众村民闻言笑了,那个曾经是渔民的老村民乐呵呵地道,“三十多一斤?那这鲫鱼养着还有点劲儿,一亩田整个百把两百斤,也有几千块钱呢……”
高守道,“几千块钱,也不少哩,以前我们两个月都不一定能攒到。”
“是咧。”三四个村民深以为然地应和。
蒋翠英用数学老师当年教的本事,认真地掰算起来,“养鲫鱼几千块,黄鳝泥鳅几万块,再加上个田螺养起,估计也能产生几千的效益……那这事,很有搞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