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33.事端(1 / 2)

王二根回去了。

关于三喜子的话题他再没有提过,他清楚的知道,在温良平静的目光之后,藏着的是一个普通学生绝不会有的人情练达却依旧坚持的自己的规矩。

有些事,我可以不在乎,甚至吃点亏也没关系,但谁也不能触碰我的底线。

温良和王二根谁都没有说透,只是话里话外的意思也表明了,三喜子如果想争取温良的这波红利,那最终结果就是谁也别想占半点便宜。

王二根正是明白了这样的意思,他才没有再提三喜子的任何话,聊了几句后就回去了。

只是一个并不算太亲的本家,孰轻孰重他拎得清。

温良也在吃完饭之后,返回去继续工作。

至于支书口中三喜子所谓的道歉,温良不需要这种没有半点诚意的惺惺作态,也不会去原谅一个出尔反尔说话当放屁的混子。

大家本来就不是朋友,温良才没有那个功夫委屈自己虚与委蛇——太掉价了!

下午的时候,他照例出现在工作室内。

一件经典的服装款式,不是那么容易设计出来的,可换过来说,也没有那么难。

因为这个时候的很多服装,在后来人的眼里,真的是没眼看,哪怕是号称时尚前沿的各种时装周,仍旧有很多没办法入眼。

温良带来的服装,就传递出来一个信息——时代变了。

这是他超越了这个年代的眼光,带来了来自于几年后甚至十几年后的风格潮流。

哪怕说是带有浓郁非主流风格的涩谷颓废风,也比这个市面上绝大多数的非主流杀马特风格要强太多了。

我们审美的眼光总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加强的,虽然有些经典会流传下去,可大部分的流行元素会被一个个来自年代之后的后浪拍翻在沙滩上。

一整个下午大家都在忙碌之中,不同的是,温良会特别忙,而且事情多而杂。

尤其是涉及到现在订单越来越多,金额越来越大,温良觉得他需要找一个专业的财务人员了。

网店发展之初,基本上都是一个人或者一家人齐上阵,每个人身上可能身兼多职:文案、策划、美工、摄像、模特以及客服财务等等,但随着发展,必然就会从杂乱走向正轨。

温良最开始没有找一个专业的财务,不是他忽略了这件事,而是单纯的没有想到会突然一波大爆炸,让整个网店直接芜湖起飞。

而现在,显然不适合按部就班下去了,不光是财务,他还需要找专门合作的平面模特。

往后肯定不可能他跟苏棠、武婧再兼职了,这也不是他们的主业,体验一次就够了。

甚至之后的人事等岗位也要招人,这些都是一个网店成长的必不可少的步骤,当然,如果只是单纯一直做网店的话,可能不需要那么多人,那么多岗位。

……

……

就这么过去两天,村子里也平静下来。

关于三喜子的事儿没有继续讨论下去,很多人本来就不信他的话,再加上村支书二根隐约透露出来的消息,让人明白,谁才是真正得罪不起的那个。

就连三喜子最多也就放一下狠话,而不敢真的拿温良怎么样,在他回来的这两天,镇政府也有人找上门,说是要把他的情况汇报上去,作为一个先进的榜样。

据说之后,还会有县里宣传部门的人过来,这些都应该是温良接受了省台以及央视采访之后,所附带的东西。

这些来自镇一级和县一级的政府部门,才是真的让村里的人明白,温家跟之前比起来更不一样了。

原本只是都觉得温家人都比较有能耐,但没有多少背景,除了一个闺女在市里当警察,现在明眼人都看出来,有了镇县两级背书,一个三喜子在人家眼里,连个屁都不是。

甚至有风声不知道什么时候传出来,连三喜子家里最出息的那个在县城里开KTV的哥都给他打电话让他不要惹是生非。

语气学得活灵活现,导致现在三喜子都不怎么出门,更不会来温良家所在的村这头。

这些小小的余波,就此散去,一切都变得波澜不惊起来。

然后,来自东吴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到了。

现如今的录取通知书,还不像后来,各家大学都与时俱进,搞得花团锦簇精美异常。

尤其是排名靠前的985院校,好像不把录取通知书设计得精美绝伦,就不能体现出学校的牛笔来。

这方面温良反而欣赏陕师大,多年来不动如山一直坚持手写,把自己的传统体现的淋漓尽致,从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随着录取通知书一起来的,还有报考指南,报道时间是9.4号-9.6号。

这些东西温良前世已经看了一遍,不会有什么问题,把东西收拾好保管起来,等到开学的时候拿着去报道就好了。

但在企鹅空间内,近几天已经有不少同学晒起了录取通知书。

本科一批大家的录取时间都非常接近,快慢不同大多都取决于现在只有更慢没有最慢的EMS到达时间,又没有人报考最西边边陲之地的石河子,大多数情况下,这一批通知书到达的时间都相差不了几天。

有人晒,自然也有人捧,下面是很多本科二批以及三本同学羡慕嫉妒恨的评论,还有几个是考试不理想,打定主意复读的人的留言。

这些留言绝大多数集中在李松正的动态上,因为那上面北大光华,足以让他们所有人流下无限的口水。

虽然小时候大家都有一个梦吹过一个牛笔,说长大以后就去清华北大,但在这个过程中,真的把这个牛笔实现了的人才是真的牛笔。

温良没有什么炫耀的想法,他只是在李松正的动态下面发送了一个自带的大拇指表情。

这是李松正应得的!

一个来自农村的娃,他改变命运的途径太少太少了,而这个国内最顶尖的学校无疑是对他的肯定。

十年寒窗一朝得道。

说是飞上枝头变凤凰一点不为过,温良清楚的知道,未来李松正的整个家庭都会因为他而改变。

在这个泱泱大国,十四亿人口,再没有高考能够让人实现自己改变命运跨越阶层这么便捷的方法了。

温良评论之后,下面一堆人开始涌入他的空间,很多都在留言板上留言问他的通知书到没到。

这个曾经非常受人欢迎的板块,再过几年之后,就会被慢慢遗忘。

尤其微信出来之后,连企鹅的用户也慢慢减少,大家更多的活跃在朋友圈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