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在南京建立了江南格物院,缺少的便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工业基地,这西山岛便符合条件,看来我要通知阮安过来,在苏州府再建个格物分院了。”张忠越想越激动。
“我要下船去看看。”张忠随即吩咐道。
盏茶后,张忠便登上了西山岛,引得渔村的渔民好奇的看了过来。
“我们现在是在大圣湾,是个天然的避风港,前面的渔村名东村,西山的商人发达后多数都搬到城里了,以前没经商上的人便留下来成为渔民。”李巡检热情的解释道。
“哎呀!”
李巡检忙着巴结张忠,没有看清脚下的路,不由被脚下的石头绊倒。
“混账东西......”李巡检忙不迭的从地上爬起来,骂骂咧咧道。
张忠看见那块石头却双眼一亮,连忙走过去蹲下查看了一番。
“果真是石灰岩,不,准确的说是水泥用石灰岩,这东西可用来烧水泥的。”张忠暗想道。
“有船来了.......”
正当张忠因为他的发现而兴奋时突然听见身边人喊道。
张忠随即站起身看去,果然见到一艏帆船向岛上驶来,待船停后,一个中年男子,登上了岛,径直向张忠走来。
“草民洞庭商会副会长沈恺拜见永春伯。”沈恺快步上前,连忙俯身道。
“消息倒是灵通。”张忠见状笑道。
“那你可想好了自己该如何善后,才能全身而退?”张忠似笑非笑的问道。
“我与徽州商人江风交情不错,他人现在就在苏州,他与我说伯爷是个聪明人,而且不歧视我们商人,替水匪出货,的确是我做差了,如今但凭伯爷吩咐,我绝不推辞。”沈恺恭敬道。
“江风也来了苏州。”张忠闻言心中嘀咕道。
“这西山岛,乃是你们西山商人发迹之地,我若说,想要这座岛,你能办到吗?”张忠思忖片刻问道。
“西山都是些种不了稻子也栽不了桑树的山地,伯爷要它有何用呢?”沈恺疑惑问道。
“这不是你该操心的,既然你认识江风,我也愿意帮帮你,只要你办成了此事,我便出面替你遮掩一番,让你从此事中脱身。”张忠诚恳道。
“我们发迹后都搬到城中住了,这西山岛如今也就是作个念想罢了!我乃是西山商人的首领,这事我替伯爷办了。”沈恺一咬牙应承道。
“好”
张忠抚掌笑道。
“不过这渔村怎么办?”张忠随即指向正在忙碌的渔民问道。
“我出钱将整个村子买下来,然后将他们迁到城中便是了,都是些苦哈哈,能离开这里,到城里去,哪里会有人不愿意的?”沈恺信誓旦旦说道。
随即其人招来了侍立在一旁的管家,让他拿钱去办好此事。
随后沈恺便领着张忠继续在岛上闲逛。
“东家,有一家人死活不愿意搬走。”盏茶后管家匆匆跑了回来,一脸郁闷的回禀道。
“这点小事,你都办不好吗?”沈恺担心张忠怀疑自己的能力,训斥了管家后连忙说道“我去处理一下。”
“古代也有钉子户吗?”张忠心中腹议道。
随即张忠对沈恺笑道“我也过去看看。”
三人便来到渔村。
“老伯,村中人都愿意搬走,你为何执拗呢?”沈恺对李老爹拱手道。
“俺家从我祖父起便在这里生活,城里虽好,俺不愿意离开。”李老爹见身前人都是锦衣华服,显然身份不一般,虽然害怕还是颤颤巍巍说道。
“中国人安土重迁一向如此呀!”张忠闻言倒是颇为理解。
沈恺十分精明,沉吟片刻后,指着站在一边妇人怀中的五岁男童道“这是老伯的孙儿吧!一看就是个聪明的。”
“我理解老伯不舍故土,但是老伯也要为子孙多考虑,你若愿意搬到城里,不仅有钱拿,而且我承诺,会替你孙儿找个好私塾,让他读书。”
“留在这里,你孙儿日后便是个渔夫,可若是读书科考,以后可是有可能做官的,那是何等光耀门楣的事情。”
妇人闻言明显被说动了,不由拉了拉李福的衣袖。
李福没有说什么只是期盼的看着李老爹。
“哎!罢了!”
李老爹回头看了一眼简陋的房屋,叹气道“我家愿意搬。”
众人见他松了口,都不由轻轻吁了口气,放下心来。
张忠见此事已定,便交代沈恺几句后,留下赵坚领着五百勇士营的士兵拆掉渔村。
便返回了沙船,然后船队重新开动,带着俘虏的水匪与准备搬迁的渔民返回苏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