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气与其说是遗忘,还不如说是将那些事放在了脑后,全都忽略掉了。
毕竟不是什么好事,这时候还能自欺欺人,也是件好事不是。
就在于敏二人告状的时候,老于跟于家老太爷,也在另一边的小厅里边聊上了。
“那女娃,就是于可的闺女?她是不是知道咱们跟她的关系?”老太爷端着大家长辈的架子,一派严肃问道。
老于心情复杂的坐在下首,有些沮丧的回道:“小力一向聪明,这些事自是知道的。依她目前的态度,只怕不会认我们。”
老太爷听后冷哼一声,极为不满道:“不认我们?是我们不认她才对。不过是个山里农女,上不得台面的东西,不上门来求我们认她,我们又何必去理会她。我倒是想问一问莫家的人,怎么将人教成这个样子的。”
别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于老太爷跟于老太太,全都是一类人。
老于早知道他的爹娘,甚至他的那些兄弟姐妹,全都是那些个眼高于顶的人。
当初,在娶苏秋娘的时候,他们就当着他的面,说是不会善待苏秋娘的。只他自己看不清形势,认为有自己的帮助与支持,总有一天,苏秋娘会得到于家众人的承认,真心的接受她。
此时,老于才知道是自己太过天真,是他的自以为是,误了苏秋娘的一生,害得她跟于可落得这般凄惨的下场。
因此,老于便再也不惯着于家众人。他知道,他是于家最出息的一个,所以他放弃最美好的前程,让那些人尝一尝无人无人支持认可的滋味。
在辞去工部尚书一职的时候,老于就跟众位同僚都说过,让他们不必看在他的面子上,对于家的子弟加以照顾。
“大家都是同样的人,自是要靠自己的真本事挣得自己的前程,靠别人恩赐的路走不远。”老于这话说的异常的认真郑重,竟是让那些个同僚都赞许不已。
于是,在那之后,于家的子弟,在任何一方面,都受到了各方人士的严苛对待。
也正是因为这样,苏家老两口才气得追着老于跑到了这大深山里边来。
原本,已经快要升为工部侍郎的于家小儿子,就因为了老于的那一番话,就被派往地方去历练去了。
还有于家的几位小子,本就在读书科考之时颇为优秀,只需要朝中有人提携,那么在朝中混得个一官半职的,也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奈何,老于的话一出,那几个小子,就只能跟那些考生们一同去挤独木桥,全凭个人真本事上任去了。
本就对老两口有意见的老于,此时听了老爷子的话之后,心间的气腾的就窜了老高。
只是,那些禁锢了他几十年的教养,使得他没办法直接出言顶撞老爷子。
不过,他倒是婉言道:“爹,人莫家教出来的闺女好着呢,比于敏好上几百倍呢。小力她也不稀罕咱家,认了咱们,她还觉得是一个大麻烦呢。”
老爷子被老于的话梗了一下,原本就板着的面容呱嗒一下掉了下来,怒气开始蒸腾。
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老爷子面上的怒气消散开去,倒是面露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