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于冷笑一声,看着那些个不知被灌了什么迷汤的人,有有股喷薄而出的嘲讽之感涌上了心头。
这就是他当年心心念念想要护住的亲人,这便是当年他为之奋斗,竟无暇顾及妻儿的家。
如今,一切的一切,都成了一种笑话。这样的家人,他护住有何用。整日惦念着送死,他一人之力哪能护住这上百口人。
再有,当年为了娶到心爱的女人,他给了那些承诺,竟然因为这些可笑的人,都成了空话,成了他的心病。
这一世,他过得真是太混了,竟然有种把鱼目当珍珠无力感。
想想苏家,他们如今当真对朝中之事毫无动撼之力?他们当真一是无成,沦落成为商人?
不,他们那样的,其实才是最好的选择。如今朝堂动荡,跟他们一点儿关系也没有。
只是,他们在这件事上的推动,可不比他们这些坐在朝堂上的人少多少。
赵氏一族,其实早在很多年前,便已经落入了苏家,以及很多遭受迫害的那些退出朝堂的人的圈套之中。
之所以等到今日才会爆发出来,也是因为赵氏一族,他们做事过于谨慎罢了。
事到如今,老于都不敢相信,看似清贵忠诚的萧氏一族,其实才是赵氏一族最大的后盾。
好在,这些事出来之后,各项证据都非常的齐全。尤其是皇帝,他早已经做好了准备。
这不,那些个重要人物,竟然一人都没能逃脱,全族覆没。
也只有于家这些个蠢材,正日被人当成腔使的无脑这人,才会坚信,赵家的人,最后肯定能全身而退。
于家要是在这时候出手相帮,待得赵氏一族出来之后,就是最大的功臣,到时候于家的一众子弟,可不都是有好前程了嘛。
看着被父母护在中间的那个赵闲云,老于突然就大笑出声,看着那些个目光狠厉的于氏族中人,突然觉得自己现在做什么都迟了,再也无法弥补对苏秋娘母子造成的种种伤害。
于是,老于疲惫的抚了抚额,淡然道:“父亲,母亲,儿子本就没多大的本事,不过是一个手艺匠人,比那农人还不如。如今,我已经被圣上摘去官帽,贬为庶民,明日就离开京城过自己的日子去了。你们刚刚的要求,儿子真的办不到。至于儿子,两老就当我十六年前就已经死了吧。反正那时候,你们早已经放弃了我们一家子。”
老于说完这些话,就无知无觉的站起身。他要回到半峰村去,去赎罪。
这一辈子,对不起苏秋娘娘儿几个,下辈子再还回来。
至于于家的这些人,他早已经对他们无拖无欠,问心无愧。
要不是他以这个条件作为交换,只怕于家那些跟赵氏一族过往甚密的族人,早已经被打上同党的标记,押进大牢了。
可是,那些人不满足呢,仍旧不知死活的找死。他们急着去死,不听他的劝,他又何必浪费精力呢。
有那空档,他还不如早些回到半峰村,在闺女坟前,多忏悔几句来的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