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乐伊注意到他,刘波意识到这是个他出场的好机会,堆着一脸笑假装刚刚看到乐伊:“乐总,久仰大名。”
看在季羡林和同是未名的份上,又是订婚宴这种场合,他就是来打个招呼乐伊总不能直接叫保安把他拖下去,勉强浮现出不失礼貌又敷衍的笑容:“刘老板,你好。”
“不要叫我老板,我就是个混商场的酸儒生。”
这就是他被称为儒商的由来。
要说炒作,他也算深得个中三味,和羊城那个邓大嘴殊途同归。
那个靠的是脸皮厚,不惜一切代价得蹭,轰炸式炒作,不分阶层,灌也灌一脑袋的印象。
刘波这种就属于技术流,立人设立招牌,也能积累一批精准打击下深信不疑的粉丝,进而达到破圈的目的。
乐伊对他和对邓大嘴的态度是一样的,不是一路人,没必要深交。
混名声这条路的人,脸皮是基础条件,别人不说话他也能自说自话没话找话:“乐总也是未名的学生,咱们都是也是师出同门。”
乐伊保持微笑,没搭茬,眼中已经出现了少许不耐。
知道不可能凭借校友关系搭上师兄师妹,刘波抓紧时间直奔主题:“听说乐总喜好国学,本公司有一套《传世藏书》,是我的老师季羡林先生领衔国学大师编纂,国家八五工程重点图书项目,是继《四库全书》之后二百年来最大的古籍整理工程,易代修史,盛世修书。乐总才情洋溢,希望这套书能给您一些助力。”
他的目的就是送礼?
给乐伊送礼的人多了,她的助理部门有一套标准的处理流程。
如果他只是怕自己送的礼乐伊看都看不到就被压箱底,大可不必跑来这一番作秀,这成本和风险都太高了,乐伊身为首富有自己的高冷,生人勿进这四个字,可不是空穴来风。
“既然号称二百年最大,这书规模怕是不小吧?”
“惭愧,全书共有三亿字。皆是诸位大师呕心沥血之作。”
“这样的国学名著,成本不低吧?”
刘波觉得有戏,难掩兴奋:“六万八一套,自然,对乐总来说不算什么,一套书罢了。”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给你的礼必然是希望能得到十倍百倍的利益。
就算是乐伊,不是亲近的人也不会收几万的礼,这要是走常规流程,恐怕就是被退的下场。
“只是我不明白,这既然是国家工程,又怎么会是贵公司的作品呢?”
“国家工程繁多,我们只是承销商,一分承销费都不拿,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