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可园。
一张报纸被拍在桌上,年近六十的阿姨气的团团转:“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
桌子对面是个书香气质的女人,是她的儿媳何琇琼,瞄了一眼报纸的封面,头版头条赫然写着:
《琼瑶为什么那么喜欢写小三?因为她自己就是小三!》
用长篇大论,把琼瑶的身世和感情史扒得干干净净,最重要的是,这个笔者的立场明显不是偏向她这边,用词犀利狠辣,让被人追捧许久的琼瑶气的三尸暴跳。
如果只是情绪上的愤怒,还能调控,更可怕的是,她上半年刚刚宣布放弃宝岛市场,主攻大陆市场。
这样的讨论和论调一发,她的目的恐怕会出师未捷身先死!
别看她笔下的男男女女一个比恋爱脑,可她自己却是一个相当成熟的文化商人,愤怒归愤怒,如果这样的愤怒不会影响她的事业,还都能忍,可是如果影响到了她的利益,那就是伤害到了一个商人的底线!
“揭棺而起?这是一部什么样的剧?”
琼瑶阿姨1963年完成《窗外》,一炮而红,66年又拍摄了同名电影,也大获成功,捧红了林青霞的同时,也就此开启琼瑶时代。她能风靡两岸长盛不衰四十多年,靠的可不仅仅是文字底子,还有她不断揣摩市场,贴近市场,说她是小三上位,靠男人,这话是不准确的。
或许用平鑫涛靠她发家,才更准确一点,琼瑶的商业价值,已经超出了皇冠公司的体量,要不是他们俩结婚了,最后是什么结果还不一定呢。
别看她的剧里小三上位全靠真爱无敌,但她自己却是因为她比原配更能在事业上给予男方助力,这是靠能力的绑死了男人,真也好,假也罢,给她织了一辈子的爱情通话。
她懂得商业规则,更明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何琇琼回答:“据说是亚洲首富乐伊的原创剧本,她当年为了拍这部片子,专门开了一家影视剧公司,叫紫微星。”
“紫微星?”她依稀好像听过这个名字,“他们的戏怎么样?”
“评价很高,而且产量很大。”
“具体说说。”
“他们的剧横跨很多种类型,包括前两年拿下欧洲三大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和《霸王别姬》,甚至是《活着》据说也有他们的暗地投资,和内地和香江的大导演关系都?,前两年的《红颜泪》和前段时间拍的《来自深海的秘密恋人》岛内也有播,特效做的很好,票房不错。”
“就是那部《美人鱼》。”琼瑶阿姨也看过这部片子,这是一部披着特效外皮的言情剧,同样拍的旖旎浪漫,不免升起危机感,“他们不是做电影的吗?”
“电视剧也做的,影响力同样很大,而且跟各地的电视台联盟,组建常青藤剧场,基本垄断了电视台播放的黄金时间。”
阿姨忧心忡忡,让何琇琼给她找紫微星过往的剧来看,何琇琼回来的时候,不仅带回来了一叠厚厚的DVD带子,还有一份报纸。
《亚洲首富乐伊将于今晚落地本岛!》
“她来宝岛?”阿姨百思不得其解,“她来宝岛做什么?”
“听说是来宣传新戏?”何琇琼也只能看报纸,“听说她把重金投入的新戏《冲上云霄》的首映礼两岸三地同时播放,她自己会出席岛内的首映礼。”
两岸关系素来敏感,尤其是96年,那简直是最敏感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