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她是刚开始做生意,以后会慢慢学会的吧?”有人问到。
“中国至今有两次大波下海潮,84年,和92年,虽然前面一批人有着更多的资金储备和更丰富的经商经验,但是我敢说,再过二十年,中国的富豪群体里,92这一批人所占的比例会远比84年多。
这不仅仅是政策、方向和资源上的问题,还有创业人员本身的能力问题。”
“84年那一批的人,我愿意称之为草莽派,胆大,勇猛,敢想敢干,92年下海的则大多是国家政策下来了才敢下海的,知识分子和官员比例比较高,可以称之为学院派,精明,敏锐,更懂得审时度势。”
都是学生,乐伊就没说的太凶残,比如涉黑,投机,比如钻政策漏洞,点到为止,别吓坏了年轻人。
“如果你们说,想要赚点生活费,或者说做社会实践,我非常支持和鼓励你们去做,可是如果以此为主业,真的有点浪费。”
王红霞知道,这话是说给她听的。
正在思索,就听到那个女孩问道:“那是真的男人有钱就变坏吗?”
“哪里看来的?”
“这个。”女孩摸出一张报纸,正是对现实版“倩如”的采访,除了公布了渣男的姓名公司和小三以外,还有大量的话题讨论。
男女那点事想来为人津津乐道,加上现在社会转型期,贫富差距迅速拉大,阶级差别从未如此显眼。加上80年代那批草根倒爷,90年代的斯文败类开始暴富并且原型鄙陋,出轨啊,离婚啊,屡见不鲜,很多人都能从中看到身边的例子,顿时代入感就上来了。
喝头汤的是这家报社,后面跟进的却很多,已经形成社会热点话题。
“不能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好人还是有的,但是这种情况还是占据了大多数。”乐伊点头,不然禾觅也不可能写的这么传神嘛。
乐伊说的事实引发了一片哗然,顿时纷纷讨论起来。
“难道就没有爱情吗?”
“什么爱情?爱情就能拆散别人的家,做插足的第三者?整的跟琼瑶剧似的,还爱情!要不要脸啊!”
这报道既然是从网上扒拉的,自然免不了带上那个负面教材:琼瑶剧。
琼瑶剧火热一时,第一是因为歌颂爱情至上,大环境压抑久了,多数人都习惯讲集体,当个人的价值和感受突然被重视的时候,受宠若惊且趋之若鹜,而爱情和自由,就是其中最显眼的两种标签。别说琼瑶剧了,当年的《庐山恋》有多火啊!
第二是颜值高,再过三十年,琼瑶剧的三观被批成狗也不影响琼瑶剧中的女主角被拉出来一遍又一遍嘲讽现代资本的审美,漂亮姐姐谁不喜欢呢?
第三是没有同类型作品比较,宇内无敌,一枝独秀,自然带走了节奏。
当不同的声音出现的时候,当思考开始的时候,争议就随之而来,因为他们突然发现有了那么好的一个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