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彧没挑出太明显的毛病,说明这部片子已经合格了。这年头的人看的片子少,对片子要求也不高。
更何况这的确是一部好戏,演员演技没的说,为了拍这部片子都学会开飞机了,尤其是里面两位女角色,一老一少,撑起了这部片子的骨肉。
向北望是个合格的香江导演,商业片的架构拿捏得妥妥的,这个故事本身的深度足够,只要摆出来就足够感人了。
但是乐伊总觉得,还差点意思。
“还差点意思。”
“哪里?”
“音乐不行。”
“啊?”梅彧是行外人,察觉不到音乐的重要性。
背景音乐是营造氛围的重要工具,在感人的地方能不能把人弄哭,背景音乐占据了至少三分之一的作用,这片子故事演技情节情绪都铺垫到位了,没能把乐伊弄哭,就是背景音乐拖了后腿。
流水线下来的音乐只能说不出戏,想要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甚至把片子的水准再往上托一托。而这部片子的背景音乐,只能说是明显拖后腿了。
而且,乐伊发现这片子有背景音乐,但是没有主题曲。
带词的曲子在传唱度和推广度不是没有歌词的纯音乐能比的,而一首好的主题曲在宣传推广上的作用更加毋庸置疑,很多人都会因为一首歌而去看一部片子。
甚至在日后,一部合格的大片不仅有主题曲,还得有好几首压根不会在片子里用到的推广曲,配上影片内容剪出来的MV,就开始满世界的放。
自古烂片出神曲,还真就有些片子被这样带起来了。
在没有短视频cut的年代,主题曲,或者说推广曲,成本低,覆盖面大,打击范围广,是非常合适和有效的推广方式。
“换背景音乐?”
“有难度吗?”
国内的作曲名家音乐名家可是一抓一大把,光是给四大名著写配乐的那四位,那都是神啊!
这部片子是有军方背景牵扯到大布局的,可以说是政治任务了,投资又大,有钱又有名,全国哪位大神名家请不到?
向北望苦笑:“乐总,现在时间太紧张了。”
背景音乐是要算在后期的工序里的,现在影片要排期上映,换首背景音乐难度倒是不大,但是要等大神出歌,那就比较耗费时间了。
我国的大神习惯了慢工出细活,四大名著那都是制作周期长达数年的作品,他们有的是时间慢慢打磨,现在时间这么短,反而强人所难了。
他提了个建议:“要不,上香江找找?”
香江那边的作曲名家出曲子快,缺点就是质量良莠不齐。
“那得找老辈人。”
香江年轻作曲家写出来的曲子,商业化程度太深,底色不够厚重。
乐伊发现向北望一直盯着她:“什么事儿?”
“老板你懂音乐?”
如果不懂音乐,不可能这么清晰得指出背景音乐的毛病。
“怎么?”
“那老板你可以会作曲吗?”
“什么叫可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