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写小说的话,别看只是坐在电脑前,如果没有想到后续的剧情,就算干坐着一天也不会有任何作用。
写小说思维受困的时候难受的是折磨得不知道该怎么写,光把字写出来还不行,还必须得要让人看了满意,如果要是有一个地方写崩了,那可就会收到铺天盖地的差评了。
左子良以前还真的经历过这种事,他第一次写小说的时候,用第一人称来写,前面平平淡淡的写了二十万字,本来看书的人不多,对他还挺包容的,除了来书评区打广告的人就剩下几句鼓励他继续写的话。
结果那个星期他来了第一个推荐,看书的人一下子从几个变成了几十个,那些看书的新面孔可不会再对他那么包容。
好几个都挑刺说他的小说第一人称用得尴尬又没有代入感,一星和二星的差评刷上去,瞬间让他评分为九点小说一下子暴跌到了四点五分。
对他的打击不可谓不大,就是那一次,他暂时也不急着写新的章节,赶紧把前面的开头到最新章节重新改一遍,全部换成第三人称。
实际上就算他把小说改了之后,等到上架那天收订也没有很大的进步,他到现在都还记得当时收到了二十二个首订,
消停了几天之后,他有一天的更新没有达到四千字,结果连每个月六百块的保障全勤也没了,第一本书就那样草草的太监了。
后面他又发了几本书,结果打击比第一本书还要大,第一本好歹是签约了,后面写的几本更是连签约的门槛都没有摸到。
他那时候内投了两本给编辑,连签约的门槛都没过,后面一狠心直接发书,写了十几万字结果申请两次还是没过签约。
让他一下子消沉了好几个月。
后面稍微好了一点,经过几个月反省之后重新认真写了一本书,签约是过了,可上架的首订还是没有超过一百。
继续写下去到最后的成绩也没有多好。
玉米在之后种了两天才算种好,这还是左子良的爷爷奶奶没打算种太多的玉米的情况下,种的那些玉米连一亩地都没到,这些种出来的玉米都是拿来喂猪的。
后面两天,左子良和爷爷奶奶又去地里将长出来的辣椒幼苗种起来,这些辣椒幼苗栽种的方法跟玉米一样,不同的是一个坑里要同时种上四五株辣椒幼苗,而玉米幼苗一个坑里只需要种一株。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星期一,好在在去江州之前,他已经帮爷爷奶奶把家里要种的庄稼已经种好了,至于之后土豆、红薯那些,可以等他回来再种也没关系。
左子良在去之前跟堂哥打了个电话。
“堂哥,我这两天要来江州了。”
左子权在电话里听到这个消息,第一时间愣了一下。
“咦,你要来了吗?这么快?”
左子良解释了一下。
“嗯,我的一个朋友邀请我去江州玩几天,我知道你在那边,就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