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的剧本有整整150场戏,就算把一些不重要的场次删除和合并成一大场,也还有接近八十场。
而《大烟枪》,总场次也不超过65。
嗯...这差距实在太大,而且事实证明人家的就是好。
没办法,一群人只能疯狂并戏,并且删除那些不重要的支线,争取把节奏加快,电影时间控制到100分钟以内。
缩短麦克的人物线——麦克是一个极其专业的细节控,精致小资。
删除菁菁的怀孕线——菁菁戏份更多,并且设定在庙门口拿道哥的钱打胎,打完就和谢小萌滚了床单。
删除冯董的上司线——冯董只是一个执行者,或者说白手套,幕后老板另有其人。
包括小娟这个角色的设定,也是在并线中调整的,之所以设定为售票员,主要是为了因为公交车上有电视机,可以不转场就把“道哥三人组”不得不改行的信息通过完整画面传达给观众。
这项改动得到了制片组的大力赞同,原因很简单:可以省一个DVD店场景,还能省一个车内听广播的场景。
原设定是四眼通过广播收听到这个消息,消息不够立体,还要借一台车车内拍摄。
反之,公交车这玩意容易处理。
随便找个枢纽站,说两句好话,一分钱不花,就能开始拍——说不定人家还觉得新鲜,站长都出来看热闹呢,尤其是演员是全国知名的“神仙姐姐”。
总之,剧组花了整整一个月对剧情进行精简,经过调整,《石头》实际拍摄量减少许多。
眼下已经一月初,到李一白入组之前,其他人的戏份已经差不多了,就差这二位,所以宁皓才有些着急。
听完宁皓介绍,李一白笑道:“既然设定都已经确定,那就开始办正事!有戏服吗,有戏服给刘一菲一套,让她穿着体验人物。”
宁皓又不是李一白,哪能准备得这么齐全,低头道:“开拍之后忙,这块还真没考虑过~”
山城这地方的人很热情,听到剧组有苦难,旁边的阿姨插话道:“哎呀,售票员要撒子戏服嘛,都穿自己的衣服!嘿普通那种,一般手上还带个袖笼子,到处都找得到。啷个,我直接从屋头拿一套,那就差不多了~”
听到阿姨回答,不知道为啥,李一白突然串戏到“原味”二字,然后转念想到《武林外史》时期王燕同学的原味纱衣,还有自己和黄海兵同学的笑。
想来,菲包穿过的衣服比王燕穿过的会更深欢迎吧?
...这些龌龊心思当然不能堂而皇之说出来。
李一白听到能节省成本的消息倒是很满意,对阿姨笑道:“那就谢谢嬢嬢了,明天拿来没得问题撒?”
“没得问题!”阿姨豪气道。
李一白道:“嬢嬢耿直~等哈请你吃火锅~”
其实李导本来就要请众人吃饭,趁这个机会,直接道:“晚上拍完戏,大家一起吃个火锅,我请客~”
有免费的东西吃那当然好,现场马上发出一阵欢呼。
下午,李一白没有留在片场,而是带着菲包上公交车观察售票员,他们专挑这种三十来岁的观察,一边看动作,一边分析人物,倒是取得了不小成果。
接下来几天,小丫头换上衣服,自己上手体验人物。
为了让小丫头达到最好状态,有最好的表现,李一白让宁皓把她的戏放最后拍。
当然,这样的后果就是李一白自己得亲自上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