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白拍他脑袋道:“你小子别看他,他马上拍戏,必须入戏,你现在又没拍。”
他知道光说没用,索性问道:“黄导有没有和你说什么?”
“黄导对我挺好的。”胡哥道,“还给了我一些他读的书,叫我仔细看。”
李导道:“黄导即是关心你,也是关心角色,你可是我们这部戏的主角之一!”
“知道,导演,您放心,我不会辜负你们的信任!”
《大秦帝国》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秦国积弱到商鞅变法”“变强后迁都,收复河西”“秦献公死贵族反扑,嬴驷继位”。
老胡在第三部分的戏份非常充足,秦献公后,他代替了主角地位。
形成类似老臣配少主的组合。
李导指着饰演小嬴驷的演员对胡哥道:“行了,我还有事,赶紧去观察观察你自己!”
......
此时剧组正在一个焦作的一个山沟里拍戏。
在电视剧里,这个地方叫“黑林沟”。
和“老白驼”这个人物一样,“黑林沟”这个小山沟也是秦国变法的一面镜子。
秦国尚未变法时,黑林沟的人就像抓壮丁一样被抓去打仗,仗打完了,功劳是贵族的,自己什么也没剩下。
秦国变法后,黑林沟年轻一辈人人尚武,年轻人踊跃参军,就连老弱病残也出力打造刀剑,为壮士送行。
话说,这个情节是不是和我党有些像?
李导就是这样认为的!
《大秦》的剧本,与其说是讲秦国改革,还不如说孙皓辉把我党的所作所为投射到了几千年前的战国。
扯远了~
回到眼前,黑林沟有几场戏比较重要。
一场是改革之后。
嬴驷被贬流民后在这个地方居住了四年,对变法的好深有感悟,然后离开。
离开时村里有一个女子喜欢他,想跟他一起走,嬴驷却因为直接没有身份没法做出承诺,拒绝了。
没想到那是个烈女子,直接当面投山。
这场戏是小嬴驷变成大嬴驷的地方,又是嬴驷人物成长的重要节点,非常考验老胡的细节把控,还有爆发力。
有鉴于此,剧组把这场戏留到要走的时候再拍,给胡哥足够的时间。
还有一场戏在改革前。
此时秦献公刚刚下发“招贤令”,各国士子纷纷入秦。
卫鞅也有意来秦国施展报复,只是他很明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个道理,于是主动要求先走遍秦国郡县考察风土民情,再因地制宜制定对秦国有利的政策。
考察过程中,他不慎跌落山谷,并且和当地村民有了沟通,居住在里正家。
在这里,里正召开了村民大会。
通过村民的言谈,卫鞅知道了秦国连连征战,老百姓尽管愿意为国尽忠,但集体厌恶战争的情绪已经到达了极点。
他们家里的大多数人都死在战场,即使侥幸回来的,大多也是却胳膊少腿,后半生连养活自己都困难。
卫鞅深感百姓苦难,更令他没想到的是:到了晚上,竟然有女子走入他睡觉的房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