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吧小说网>历史小说>子午春秋> 第三百七十七章 郑、曹之乱(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七十七章 郑、曹之乱(二)(2 / 2)

晋厉公了解上述情况后宣布说:“曹伯有大功于联盟,他的国家应当受到扶助而不是惩罚;寡人也不能使曹军在与敌人作战之后还要与盟友作战。寡人不能为了给曹伯的一个儿子报仇而惩罚另一个,想必曹伯的鬼魂也不想看到负刍的鬼魂接踵而至。所以,就给负刍一个机会吧!如果他还不能认识到自己的罪行,不思悔改,再讨伐他也不迟。”

冬天,曹人安葬了曹宣公。葬礼举行完毕,公子欣打算离开曹国,国人闻讯之后将他家围得水泄不通,请求公子欣带着他们一同流亡。

曹成公大骇。他意识到,公子欣如果流亡他国,曹国就失去最强有力的保卫者。公子欣的力量不在于他能不能打,而在于他那高尚的品德和在诸侯中卓越的声誉。失去公子欣,曹成公必倒无疑。

曹成公为了挽回局势,他就穿着凶服,披散着头发,亲自来到公子欣家门前。公子欣此时正在与围在他身边的人进行交谈。曹人见君主这副模样到来,就闭上嘴,面目阴沉、内心复杂地让出一条路。曹成公向公子欣承认了自己犯下的罪行,并请求他看在国人与公室的份上不要出走。

公子欣也意识到自己留下来是有利于国家的,于是打消了流亡的念头。

第三年,诸侯讨伐曹国,曹人不敢出战,曹成公主动向晋厉公投案。晋厉公把曹成公押解到京师,把他软禁在当年软禁卫成公的那个院子里。晋厉公希望公子欣能跟着他去见周天子,由天子亲自封公子欣为曹国君主,如此一来就可以防止曹成公复辟了。

但是公子欣说:“前《志》说:‘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为君,不是我的‘节’。我虽然达不到圣的高度,却也不能沦落到失节的程度。还是放了我国君主吧。”说完他就逃到宋国去了。

曹人不敢再立新君,国政便由大夫共同主持,曹国无君的状态就这样持续了三年。

三年后(鲁成公十六年),晋楚爆发城濮之战,晋国取胜后,曹人借着道贺的机会请求释放曹成公。

曹国人说:“从我先君宣公去世之时,国人就开始叹息:‘为什么曹国的忧患久久不能消失?’后来诸侯又讨伐寡君,迫使镇守国家的公子流亡在外,给曹国以双重打击。先君宣公有罪吗?如果有罪,他已经列于诸侯。您明察刑德,才成为诸侯首领;而君侯为什么只对曹国这样苛刻?所以请释放我们的君主,以使曹国得到拯救。”

晋人数年来一直想按照自己的意愿控制曹国,但是直到今日也没有得逞,他们终于认识到曹国的事情还是应当交给曹人自己去解决。晋人找到公子欣,对他说:“你回到曹国去,我们将释放曹伯。”

曹国的危机终于得到解决,但是公子欣把封邑和爵位都交还公室,不再保留土地和权力,将自己贬为庶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