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是觉得应该尽快。”嬴衡针锋相对,“趁王大人使的计策尚有余韵。不如乘胜追击,派人政公子的人去接受涡国。”
“也好尽早辅助司马将军。”
“说的都对。”但眼下是约定好的定储君,这次要不是不定下,无疑对秦王自身的威严有极大的损害。
再者,储君之事不能戏言。
“如此,想让政儿尽快接受涡国的站在左侧;想让矫儿去游国镇压防止兵变的站右侧。”
秦王这么说道,乍一听好像是把定储君的权利交给百官,但实际上他又没亲口说谁支持的多,就选谁。
只是一个参考罢了。
百官的理解则是另一回事。
官场最令人头疼的就是像现在这样不得不站队的时候。
站对的,将来公子登基成秦王,就算好处没有多少,坏处肯定不会有。
可要是站错了,将来敌对的公子成秦王,铁定要清算朝中过去不支持他,甚至反对的人。到时候能活着被罢官恐怕都算幸运了。
也有嬴政、嬴成矫两边都不熟的官员,尤其是官职比较靠后的,双方都不会在他们身上放太多心思。
他们中有人抱着侥幸,从队伍中出列,直接跪在地上道:“大王,两位公子都乃人中龙凤,不是臣这样的目光短浅的人所能揣量……”
看他出来,朝中一些人顿时跃跃欲试,想着自己官职小,能不站队就不站队。
“你要是选不出来就别选了,回家种田吧。”
秦王一挥袖,就有两名侍卫进殿将他拖走。
任凭此人如何哀嚎惨叫,秦王都完全不理。
先前想过要放弃的官员顿时不敢再有那样的念头。
经此杀鸡儆猴,朝中确实有人开始走动,站在嬴政或成矫之侧。
芈庐和嬴衡都未动身,他们的立场即便不走动也人尽皆知。
而留在百官队列中,无非是想给自家公子再拉些人。
“大王,我能选吗?”孟达突然扯着嗓子大喊道。
“既然涡国已并入秦国,你也算秦臣,自然可以。”
“那我选王军师这边。”
“我们那儿的人只服强大的人,其他人一概不认!”
秦王只是笑着让他随便选,他这一票有用,但不关键。
“其他人都尽快选吧。”秦王催道。
“老郑,你选哪位公子?”
“没想好,两位公子都交往甚少。”
“那要不选成矫公子,他在朝中的人脉更广更深。”
“……,我觉得不妥。现在不是选哪个公子更有希望成为储君,而是选择哪个成为秦王后更能让秦国强大。”
“成矫公子的人脉再广再深也肯定比不过储君,储君能直接接受秦王的人脉。”
“老郑,听你这意思是想选政公子?”
“为什么不呢?你想想看成矫公子在秦国都十多年了,有什么功绩?”
“反之,政公子才来秦国一年,就让秦国焕然一新,变得更有生气。”
“非要从中选一个秦王,肯定选政公子。”
“选一个平庸之君和选一个有能之君,你想选哪个?”
“嘶,老郑言之有理。要是政公子当了储君,秦王也肯定出手削弱成矫公子的势力。”
“只是老郑你有没有想过,要是秦王最终顾念成矫公子多年陪伴身边的情谊从而选了他当储君。我们要是支持政公子也同样会被处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