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是个令人放心的孩子。”
“眼下重点还是得放在秦国本身。”
驿站让秦国赚了一笔,还是长久稳定的,那先从财力这块入手。
首先得提出纲领,再想出来的生意必须要没有丁点的赚钱可能。不能想要驿站一样,因为吕不韦的一点动作就有了截然不同的变化。
王陆琢磨着,瞧见窗外的新叶顺风而动。
“对啊,以往都是一门心思想亏钱,所以挣钱了。”
“那么换一个角度,想秦国该怎么样极力避免亏钱,说不准就有了好主意。”
王陆换了个姿势,背靠着窗棂。
秦国要防止亏钱的地方,就是投钱下去看不到回报,还越投越亏的。
这种活,好找,但秦王没有老年痴呆的话,估计不容易东西。
比如把国内某座山移到另一地,决定吃力花钱不讨好。
可秦王不会答应,他连当初驿站都只打发自己一千银。
要是提了类似的“移山计划”,说不定要送自己倒牢房里冷静冷静。
所以这亏钱的买卖,还必须要一个足够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让人没法拒绝的理由。
“……”
灭秦,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娘,我不想上学堂。”
“不上学,跟你爹一样去地里种田?”
“娃儿,你听话,好好读书,当个聪明人。”
“有机会还能当官。当官多好,屋里坐坐,风雨不着的,太阳也不晒。”
“可我还是不想念。”
“非逼我打你是不是?”
……
多亏街上安静,才让他听完母子的对话。
读书,高端,大气,上档次!
然而读完之后能挣钱吗?
二者没有必然联系。
他所认识的收入不错的商户,他们读过的书不多,甚至有不少人只会写写名字,需要签契约的时候都是花钱再找个识字的写。
而读书又是一件相当费钱的事。
坊间是有流传“穷文富武”一说,但这个“穷”比较的是朝中大官那样显赫的家世。
真正在民间能有书念的,家庭就不一般了。
像《诗经》这样广为流传的,一卷需要一银,一整套《诗经》下来没个十数金币别想拿下。
这还是只是一套书,没哪个人光读这一套吧?
砸出一个读书人来,也耗资不少。
王陆粗略盘算,要是能让整个秦国的人都读书,区区府库压根就不够看。
亏的秦王都得出来干活。
“这个主意不错。”
“就是推行起来有难度,想要说服秦王得花点心思。”
“让秦王再出钱,估计有些难度。”
“到时候就让驿站挣的钱花都在这上面。”
考虑到吕不韦还让外商往里投钱,他们这一部分不动,直接返还,以免自己的计划遇见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