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们从小就被养在祝广昌和张维贤身边,和公子一起习武、读书,虽然张铭明面上只是张维贤的副将,但他的真实身份却是张家的家奴。
元朝时期,江南地区一度出现了极为严重的蓄奴现象,士绅富豪们趁着天灾人祸、地价暴降的机会大肆兼并土地和逼迫平民卖身为奴。
一个普通的士绅名下的农奴少则数百、多则上千,大量农民在天灾中失去了自己所有的财产乃至自由,彻底沦为了士绅和富豪们的私有财产。
而且为了防止奴仆与后院妻妾偷情,士绅富豪们纷纷仿效宦官制度,在江南地区人为地制造了大量的太监,民间对蓄奴的怨言极大却又无可奈何。
明太祖朱元璋这时候勇敢地站了出来,他认为这种现象不仅不符合儒家“仁爱”的思想,更是对劳动力的极度浪费!
你看这天下初定,长城要修葺、宫殿要维护、道路和河堤都该翻新重修,就连边境地区都需要大量的移民来维持朝廷的统治。
我老朱正因为人口不够发愁呢,你一个士绅富商居然敢蓄养成百上千的奴仆、还把他们的生殖器给割了?大明明年的生育率不够你们负责吗?
这些人本来都应该为了我老朱家的江山辛勤劳作的!这是我朱元璋的江山,哪轮得到你们这些士绅富豪来剥削平民?闪开、让我来!
因此出于天子的“仁爱”,明太祖朱元璋在立国之初就严禁民间私自蓄养奴仆,朝廷不会承认和保护任何形式的奴仆关系(除了卫所)。
但英国公这样的功勋贵臣虽然也被禁令约束,但一品大员仍可以获得二十名合法的蓄奴名额,张铭就很幸运地、也可以说很不幸地是其中一员。
换句话来说,张铭现在就是张家的家奴,自身的荣辱富贵乃至性命都跟主家牢牢地绑定在一起,英国公张溶就算把他当街打死都是可以的,因此张铭绝不可能弃张维贤于不顾。
“我说张副官,你救主心切的情绪我们可以理解,但你也不能把大家一起拖下水吧?”
见张铭说话这么不客气,刚刚率先提出撤兵的军官也不再顾虑什么、直接冷笑着把张铭的责问给顶了回去。
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工具,京营将官们的成分极为复杂,有纯粹的武人出身、有勋贵家臣、还有跟着文官混饭吃的,张铭一个英国公家的家奴还真镇不住场子。
“你在那里阴阳怪气地说些什么?张将军难道就不是我们京营的主帅了吗?主帅失陷,我们这些做部下的岂有落荒而逃的道理!”
“就是!我看刚才就你们先锐营的人跑得最快,该不会是跟叛贼有牵连吧?”
见张铭镇不住场子,与勋贵们私交甚厚的将官们纷纷出言相助,军帐内的火药味瞬间就浓重了起来,一帮人开始熟练地往对方头上扣各种帽子。
正当各执一词的军官们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一个传令兵突然掀开军帐的帘子满脸兴奋地大喊起来。
“好消息!张总兵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