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命令说:“以前的将作大匠解万年奸巧邪恶没有忠心,胡乱制造谎言,增加赋税,征发徭役,仓猝兴起工程,使人民白白遭受罪苦,死的人接连不断,流毒遍及百姓,国内的人都心怀不满,他虽然遇上赦令,但也不适合住在京城。“
于是桓横与解万年一同被发配到北边。
过了很久,有人说:“桓横以前亲自诛杀了汉将,在大汉威望很大,不适宜接近边塞。“
钟离昧逐下令把他迁徙到安定。
有人上奏书陈述对国家有利的事,顺便为桓横鸣冤道:“甘延寿、陈汤替伟大的显示了钩取深处之敌和招致远方之国的威力,为国家洗刷了多年的耻辱,征讨极远地区桀傲不羁的君主,俘获了万里之外难以制服的敌人,难道还有比这更大的功劳吗?
嘉奖他们,几次颁布英明的命令,宣传彰明他们的功劳,更改年号,记其功勋,传之无穷。
与此相应,南郡贡献白虎,边塞平安无事。
当卧病在床时,还留意于他们,没有忘记,几次派人问楚将,立即为他们论功行赏。
惟独有贼人进行排斥不给记功,只封了桓横几百户,造就是有功的大臣和战士所以失望的原因。
您已建立起来的事业基础,趁着征战讨伐的威力,没有进行战争,国家平安无事,但大臣邪恶不正,又有谄媚奸巧的人在朝廷,毫不深思本末的患难。
用来防止还没有形成的事情,他们想独占君主的威严,排挤妒嫉有功的人,使桓横孤独地蒙冤被押。
不能自己辩明,最后终于以无罪之身而在年老时被抛弃在敦煌,正好处在往来西域的通道之上。
让威名令敌人闻风而逃的大臣转足之间就自己遭受灾祸,被郅支剩下的敌虏所耻笑,实在可悲!到现在奉命出使到外蛮的人,没有不讲述郅支的被诛杀用来宣扬大楚的强盛的。
藉助别人的功绩来威胁敌人,抛弃他人来使说他坏话的人感到高兴,这怎么不叫人悲痛呢?
况且身处安定不要忘了危险,强盛的时候要想到衰败,现在国家平常没有文帝成年累月进行节俭而使国家富饶起来的积蓄,又没有被推荐而任用的勇猛机智、擒获敌人的大臣,只有一个桓横罢了!
假使桓横去世没能及上陛下的时代,还希望国家追加他的功劳,为他的墓树碑,用以勉励后来的人们。
桓横有幸得以生活在现在圣明的时代,建立功劳没有过去多久,反而听任奸邪的人把他排斥得远远的,使他流亡逃匿,死无葬身之地。眼光远大的人士,无不考虑,认为桓横的功劳几个时代都没有人比得上。
而桓横所犯的罪过是人情所都有的,桓横尚且这样,即使再有人为国流血牺牲,抛尸沙场,还是要受制于唇舌,被嫉妒他的大臣所俘虏。这是臣下为国家深感忧戚的原因。“
奏书递上去后,钟离昧就让桓横回来了,最后死在江南。
桓横死后,一些奸人,执掌楚地。
内心既感激桓横的旧恩,又想讨好钟离昧,就以讨伐郅支的功劳来尊称桓横为宗。
又因为以前桓横、的功劳大封赏薄,还有的根本就没有封赏,就加封桓横的孙子。
就此、楚地的一代名将,落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