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吧小说网>玄幻小说>从聊斋开始问道> 第223章 最后的异性诸侯也造反(求订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3章 最后的异性诸侯也造反(求订阅)(2 / 2)

等几人离开后,楚霸王项羽,这时候已经重新稳定了心神了。

刘邦的大汉,分封了很多诸侯、此时、很多人都已经被他给杀了,只剩下南方的诸侯吴王了。

他因为擒杀英布有功劳,所以没有被诛杀,如今,他看着大汉越来越容不下自己了,便起兵反叛了。

吴国反叛的消息被刘邦知道了后,经过商议,刘邦就派大将樊哙和周勃一起,带领三十几个将军去攻打吴国。

当吴地反叛的消息传开时,他们大汉的军队还尚未出发。

樊哙便乘六匹马拉着的车,去与兵士会合。

在路上,他专门去看了张良。

樊哙非常高兴地问张良:“吴国已造反,我乘车到此,特来请教先生有无妙计的。

张良说:“关中现在没有动摇,你只需要守住武关和函谷,再以兵南下,就无足忧心了。”

到楚地时,樊哙和周勃等人又商议这对策,他问那些将军们:“有什么好计策。”

其中一个汉军将领说:“吴国的军队气势很盛,现在一时还难以与他们正面交锋。但吴兵轻装,因此他们锐利的兵锋,不能持久。

现在我替将军想一计,您不如带兵深挖沟、高筑垒,一意防守,然后派精锐的兵士断绝楚吴的交口处,阻塞吴国的粮道,这样,使吴军在北地不仅疲敝,而且粮食被吃尽。

然后将军再用全部的兵力攻击又饥又疲的吴军,一定能够把他们打败。”

樊哙、周勃等人采纳了这个计策。

于是,周勃和樊哙,一面坚守着,一面派精锐的士兵去断绝吴的粮道。

在吴王刚发兵时,其臣下大将军说:“军队结集在一起开往西边,若没有其他特殊路线,是很难成功的。

我愿意带五万人,另外顺着长江、往西走,收下淮南、长沙的军队,然后进入武关。

这样便不用从函谷关走了,也可以与大王会合。

这也是一条特殊路线。”

但吴王之子说:“父王是以造反为名,这种军队是难以假托别人的。

因为、如果假托之人造大王的反,那怎么办?

而且专自带兵,又另走一条路,今后会有许多其他的祸害产生,只有害而无益。”

吴王听着儿子这么一说,觉得非常有道理。

于是便不听将领的计策了。

吴国另一名将军劝说吴王说:“吴国大多是步兵,步兵较利于在险要之地作战。

汉多为车骑,车骑较利于在平地作战,希望大王所经城邑不必一一攻下,要长驱直入,赶紧向西天下中心,洛阳的武库,这样、就可以依仗山河的险要来号令诸侯。

如此这般,虽还没有入关,但天下已经平定了。

若是大王慢慢开进,并留军一一攻取所经之城邑,那么我军兵少,汉军兵多,且汉军车骑一到,驰入平坦的华北平原,此事就会失败。”

吴王又向老将们请教,老将们却说:“这不过是那些少年显露锋芒的计策而已,他怎知天下大势之所在呢?”

于是、吴王便我行我素,不采用那两个将军的计谋了。

反而是自己亲率所集中的吴国的军队出征了。

因为吴国在最南方,所以、需要渡过长江、淮河。

但还没渡过淮河,吴王的所有宾客都被他封为将军、校尉、侯、司马等官职。

还没有得到天下,便大封手下,也是为了笼络人心。

刚开始时,吴王渡过淮水败汉军于楚地,接着乘胜前进,锋芒锐利。

汉军的小股军队,去攻打吴王,又被他先后两次击败,士兵都逃回来了。

樊哙收拢军士,高筑城防守。

吴军这时候想往西去,但樊哙等人凭借城墙,防守非常坚固。

求订阅月票推荐票

求打赏加入书架

作者感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