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所在的宁远城是明朝最后的一道屏障,攻下了宁远城,满洲八旗军势如破竹完全攻下了锦州、广宁等城镇,所到之处除了仓皇而逃的百姓,就是一些农民起义暴动的乱党。明朝就像是一根飘在空中的无根稻草一般,已经油尽灯灭还在苦苦挣扎。
等到八旗军攻打到北京城下的时候,崇祯皇帝早已想好自己的退路,虽然京城的天空中依旧是战火纷飞硝烟弥散,但在飞扬的尘土中夹杂着一种不祥的意味,宫内的侍卫、太监、宫女一个个焦虑不安,就连往日京城的热闹街市中,不少有钱的商贾都开始挖着窖,将自己一生所搜刮的民脂民膏藏在地窖之中。大户人家也开始暗中收拾细软,搬着沉甸甸的箱子装到马车上,准备逃离京城继续南下,京城内挤满了四处仓皇而逃的百姓,都说天平年间夜不闭户,这大白天家家户户都敞着门,因为屋内早已空无一人,就连一粒米在米缸内都寻不到。
让京城中百姓陷入恐慌的并不是清兵入关,而是有这么一则传言,不知在京城哪个酒馆中有人说李自成的铁骑已开出关中,到达了山西地界,很快就要打到北京城了。京城内的一位夜观星象的占卜大师悄悄告诉崇祯皇帝,在他祖籍安徽凤阳发生了严重的地震,震动了大明朝的龙脉。京城内传言四起,一时间人心惶惶。还有打更的师傅在夜半听到紫禁城正门内传来鬼魂的哭泣和哀怨,还有一些江湖术士说是能驱鬼降魔,纷纷夜半来此,但见到的那些鬼魂好象是大明朝历代忠臣良将,还有人看到袁崇焕复活了,拎着自己的头颅在大街上游荡,一个个江湖术士吓得丢下符咒就往城外逃。
京城内百姓几乎都逃的逃,死的死,皇宫之中却显得异常平静。空荡荡的金銮大殿之内只有崇祯皇帝和一个不知名的大臣,那位大臣满脸沧桑,只是听着崇祯皇帝交代完最后的事情。二人从清晨一直谈到了第二天的黎明破晓,崇祯帝并没有将自己的传国玉玺拿出,也未曾写下只言片语。但从他眼眸之中看得出毫无畏惧的落寞。
当崇祯皇帝拿出一幅卷轴铺在大殿中央时候,他手指着京城东边的沈阳,说道:“这里有虎视眈眈的大清八旗军!现在已经直逼京城。”而后又手指着在京城的西边说道:“这里又有李自成带领的饥饿难民,想必此时农民起义军已经大军逼近京城了,倒是不知是八旗军先到还是李自成那个贼子先到。”那个老臣慢慢将卷轴合上:“皇上,若真有城破之时,老臣愿同你前去黄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