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是重生而来的,知道再过几十年,人们的购物方式会悄然改变,网购越来越为大众所接受。
等到2020年之后,人们就更加倾向于网购,不少大城市的繁华地段的门面,租都租不出去。
可是住宅楼永远是刚需。
他要趁着浦东刚刚开发,大量入购住宅楼,买到就是赚到。
吃过午饭,陆卓然就重新找住的地方。
这次他找的不是私人小旅馆,而是三星级宾馆。
三星级宾馆的安全性还是比私人旅馆高许多。
古哥也说话算话,很快安排了人把他的行李从之前的旅馆拿了过来。
陆卓然把身上的夹克衫脱下来扔在了床上,总算可以不用再穿夹克衫了。
这么热的天,虽然有人穿夹克衫,但很少,都是些身体不好的人在穿。
他身体棒棒的,又怕热,穿夹克衫真是难为他了。
可是没办法,他所有的认购证都平铺着缝在夹克衫的夹层里,不穿在身上不放心。
现在好了,无证一身轻。
在宾馆里休息了半天,第二天,陆卓然就去浦东逛了起来。
现在的浦东刚刚开发,到处都是泥巴地,车辆经过扬起一阵灰尘,好像来到了沙漠。
他重点逛了逛陆家嘴。
因为再过几十年,陆家嘴就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在那里买房,回报率最大。
逛了一上午,陆卓然走进了一个已经完全竣工,现房销售的楼盘。
之所以选择现房销售的楼盘,是因为纠纷小。
现在房地产对于全国来说还是个新兴行业,许多方面管理都不是很完善。
如果买期房,会有很多坑需要购房者小心避开。
可是他又不可能久住海市,无法随时掌握期房的动态,也就没办法避坑了,
那还不如买现房,虽然贵一些,但是安全性高。
这个年代的商品房虽然价格不高,但是在百姓眼里却是一副与我无关的态度。
不是不想买,而是等着单位的福利房,总觉得商品房实在是太贵了,买不起。
等到九八年取消了福利房,才发现商品房并不贵。
老百姓转头想买时,商品房像做了火箭似的,价格嗖嗖嗖的往上涨,老百姓只得节衣缩食买房子。
所以天下最苦的是谁,是没有什么远见的普通老百姓。
一生都在努力工作,一生都在为吃穿住行而操劳。
陆卓然走进售楼部,几个妆容精致的售楼小姐十分势利地瞟了他一眼。
见他年轻而且穿戴的普通,怎么看都不像富二代,大家都懒得招呼。
只有一个业绩不好,又没长势利眼的,长相比较普通的售楼小姐接待了他。
陆卓然让她带着看了现房。
这个时候的商品房已经有了公摊,但是公摊很正规。
不像后几十年,一套一百二十平米的房子,使用面积八十平米都不到。
主卧室才只十个平方,次卧室只能放下一张一米二宽的床加一张书桌,就什么都放不下。
这个年代,八十平米的住房,使用面积有六十个平米。
陆卓然把所有户型看了一遍,当场买了二十套房。
他买的多,开发商打的折扣也比较大,二十套房,才只两百万左右。
接待他的那个售楼小姐快喜疯了,这笔买卖她能挣不少提成,其他几个售楼小姐后悔得肠子都青了。
陆卓然又花了两天时间,在另两个楼盘里各买了二十套房。
当他手握六十套房产证时,想到全是网上看到过一个海市阿姨,拥有三百套住宅,每个月收租都收的晕头转向。
心想,自己还比不上一个阿姨,得再接再励多买房。
很快就到了和古哥约定好去鹏城的日子。
这个年代的长途交通主要以火车为主,
古哥本来想乘坐飞机飞往鹏城,可陆卓然不愿坐飞机。
怕坐飞机失事,连逃生的希望都没有,重活一世,他很惜命。
火车上拥挤不堪,好在古哥买的卧铺,所以情况不算太糟糕。
放好行李,陆卓然坐在卧铺上望着窗外的风景。
沿路都是被春光笼罩的农村,令人心旷神怡。
田间卷着裤腿插秧的农民,陌上泥泞土路边上冒出来的繁花点点,无比的祥和宁静。
十几个小时之后,当火车驶进粤省版图时,陆卓然看着车窗外依旧一副农村景象,在心里感慨,不用再过多久,这里的许多农民,不用付出任何劳动就可以成为身价上亿的巨富。
所以说,投胎是个技术活,要么投到有钱人家里去,要么投到可以让你变成有钱人的好农村去。
鹏城认购证引起的巨大热潮,绝对世界绝无仅有,比海市还要恐怖。
陆卓然和古哥到达鹏城的第二天,古哥就收到消息,说是有人从边远地区拉了一火车皮的贫困百姓,帮忙排队买认购证。
陆卓然在海市靠认购证已经吃成了个大胖子,这次来鹏城纯粹是为了李明亮。
可是看着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购买认购证的火爆场面,他又动心了,还想再捞一笔。
所以说,人的贪念是无止境的。
因为海市后期购买认购证的混乱上头全看在眼里,到了鹏城开始卖认购证时,就多了一条规定,必须得身份证才能购买。
一个身份证只能购买一张认购证。
陆卓然有前世的经验,所以才让李明亮收集身份证。
有身份证,只用花一百块钱雇人排队买认购证就行了。
可是他和古哥都没有身份证,除了自己的,想大量购买根本就不可能。
不过陆卓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这个时候的鹏市和海市一样,到处搞开发,工地特别多。
在鹏城,还未开售就炒得火热的认购证,圈在工地的农民工大多连知都不知道,他们每天只知道搬砖。
偶尔有年轻的农民工知道,却因为目光短浅,再加上信息不对等,不知道可以靠认购证挣大钱,因此无人购买。
陆卓然建议古哥和他一起去工地招募那些农民工,用他们自己的身份证帮他们排队去买认购证,每个人给两百块钱的工钱。
在财富面前,大家各顾各。
古歌凭借他的人缘,再加上暗中涨价,雇用一个带身份证的农民工,他给三百块钱,招募了好几千的农民工给他买认购证。
陆卓然也没有只开两百块的价钱,他也是开的三百块钱的价钱,不过只招来了五六百个农民工。
主要是他在鹏城没有什么人脉,完全靠自己去跑工地说服那些农民工。
农民工生性谨慎,生怕上当,所以想要说服他们不容易。
陆卓然费尽了口舌,也就说服了这么多农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