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被人叫住,龙无忧的心情顿时阴暗下来。他回过头来,冷然的望向说话那人,准备看清楚来人相貌后,确定不是相熟之人家丁,便命人乱棍将其赶走。
那人见龙无忧回过身来,忙迎上前去。不等龙无忧开口,他就从怀中摸出一封书信递了过去,道:“龙太师请过目。一切详情尽在此封书信中。”
龙无忧大感意外。于是他好奇的接过书信,仔细一看。只见书信上只写着“龙太师亲启”五个字,落款处却不曾留得姓名。
龙无忧迟疑片刻,旋即就在大门外拆开了那封书信。粗粗阅过之后,龙无忧忽然呵呵笑道:“原来是故人的来信。你既是故人派来的信使,龙某自当好生款待一番。如今你住何处?龙某这便使人前去助你将行李搬到府里。带龙某将回信写好,你再离去不迟。”
那人恭敬的陪着笑,说道:“多谢太师大人。小人所带行李较多,恐怕太师大人需多派几人方才搬得完。”
“无妨,需要多少人你尽管与管家商议。待搬回行李后,你再去书房。我许久不曾见那故人,须好生问问近日情况。”龙无忧呵呵一笑,吩咐管家几句,随后便走进了府内。
过得两个时辰,正当龙无忧悠闲的品茶读书之时,先前那信使大汗淋漓的进了书房。龙无忧见那人来了,放下手中书籍,笑道:“你且将门掩上。”
信使当即依言掩上房门。不等他回首,龙无忧笑呵呵的问道:“周王为何派你前来送礼?还送份这么大的礼。莫非周王听到什么消息不成?”
信使憨厚的笑了笑,道:“太师大人慧眼如炬。世间一切均瞒不过太师。实不相瞒,我周国在汴京确实置有耳目。日前我王得知夏王对周国似有不满,心中甚是担忧。特命小人前来向太师问个明白。我王也好得知周国到底是何处惹怒了夏王。若知其原由,我王愿一力改之,以表我周国对大夏的臣服之心。”
龙无忧自鸣得意的笑了笑,暗道:“大王岂止是对你周国不满,是大大的不满。若非你周国收留那位仙长,大王又如何理会区区一个周国。”
见到龙无忧不开口,信使忙禀道:“此次我王命小人带来南海珍珠百粒,粒粒皆有鸽卵大小。还有三尺血珊瑚一座,上等兽皮百张,黄金六千两,白银五万两,美女十名。其余宝石玛瑙各有若干。我国实属小国,区区薄礼,还望太师大人莫要嫌弃。”
龙无忧听得周国送上这许多珍宝,心中大悦。黄白之物他见得多了,南海珍珠虽见过不少,但是鸽卵大小的南海珍珠实数罕见。那血珊瑚更是珍奇之物。他虽早有耳闻,却终不得一见。
听得周王将此异宝送出,龙无忧按捺住立即去赏玩异宝的念头,淡淡的笑道:“周王心意,龙某心领了。大王为何不满周国,龙某虽是太师,却也无法得知大王心中所想。这些奇宝,你还是拿回去吧。龙某既无法对周王有个交代,那便是无功不受禄,受之有愧啊。”
信使忙回道:“太师大人,小人来此之前,我王已经吩咐下来。这份薄礼只是孝敬太师,并不敢妄言要个交代。若太师大人能在夏王面前替我周国说上两句好话,那自然求之不得。若太师大人只做旁观,我王亦不敢有半句怨言。只不过我王一向对大夏忠心耿耿,小人斗胆向太师进言,还请太师大人在夏王面前说些好话。我王事后定会备一厚礼答谢太师大人。”
说罢,那信使当即伏倒在地,连磕了数个响头。龙无忧见状,长叹一声,道:“也罢。周王待龙某不薄。即便是触怒大王,龙某亦会在大王面前替周国说些好话。只是大王是否接纳,龙某便不敢保证了。”
“多谢太师大人!”信使见龙无忧应承下来,喜出望外的又连磕了三个响头。
随后,龙无忧复拿起先前放下的书籍,漫不经心的说道:“回信我便不写了。你回去后转告周王即可。去吧!”
待信使离去之后,龙无忧立即放下手中书籍,步伐轻快的走出书房。他一边向库房行去,一边暗道:“周王在京中布下的耳目不少啊。连这个都探听到了。也罢,既然收了礼,龙某亦非忘恩负义之徒,便帮你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