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尘突然听得这头白虎口吐人言,大为惊讶。待听清楚它所说之后。陆尘更为惊讶的问道:“虎兄何出此言?”
那头白虎并没有回话。只见它就地一滚,登时一位身穿白色道袍,相貌十分年轻的道人出现在陆尘面前。
这时,那道人才拜倒在地,恭敬的回道:“实不瞒老师,弟子先前只想听听老师讲解大道,听罢便就此离去。但这数日听讲,弟子深感老师所讲大道精妙无比。为求大道,弟子愿拜老师为师,只为在旁聆听老师大道。”
陆尘见状,忙上前去扶。他原本只是想为这些兽类讲解些许大道,也好让它们有机会踏上道途,参悟大道,从而摆脱轮回之苦。他哪里想过其中会有一头道行有成的虎妖要拜自己为师。
见陆尘上前来扶自己,那道人执意不肯。他伏倒在地,说道:“弟子诚心拜老师为师,参悟大道。还请老师莫要推辞,收弟子为徒。”
陆尘自认为自己本身道行低浅,如何有资格收徒。故此,无论这道人如何恳求,他只是推脱,始终不肯答应。
那道人见陆尘执意不肯收自己为徒,越发的认为是自己诚意不够,才令老师不肯收自己为徒。故此,他恳求得越发的勤了。
待被缠得久了,陆尘只得面色微红的解释道:“道友不必如此执着。道友已修成人形,可见道友道行已相当深厚。贫道惭愧,道行低浅,实不敢收徒,以免贻笑大方。还请道友见谅。”
陆尘如此解释,那道人如何相信。他在先前陆尘开讲之前所听其诵读的那篇道德经,觉得此经博大精深,甚为精妙。只是那篇经文残缺不全,让他感得意犹未尽。故此,他推测陆尘定是还有其他经文尚未诵出。再加上陆尘所讲大道令自己收获颇多。为了能够得窥全经,听其讲道,他不惜拜师。但陆尘执意不肯,令他以为陆尘不愿收妖为徒。
于是,他苦苦思索起来,以期想出个好方法能留在陆尘身旁。突然间,他脑中想起妖族之中有不少妖类为求留在高人身旁听讲,不惜甘为坐骑。
念及至此,他索性心一横,出言求道:“弟子自知老师不肯收妖为徒。却是弟子自大了。若能留在老师身旁听道,弟子自愿成为老师坐骑。还请老师成全。”
陆尘听得,越发的尴尬了。他哪里想过收妖为徒有何不妥。这虎妖竟误会自己只是因为鄙夷妖族才不肯收它为徒。
他连忙解释道:“道友误会了。贫道从不曾嫌弃过妖族。道友心向大道,贫道自是替道友高兴。若能帮得了道友,贫道决不推辞。只是拜我为师,却是不必了。至于成为贫道坐骑,那更是不必了。”
那道人听得,只得沮丧的说道:“弟子只想追寻大道,无奈老师却将弟子拒之门外。为何我妖族想要求得大道会这般困难。”
听得这道人这般一说,陆尘大感尴尬。他只得问道:“道友为何非要拜贫道为师?”
那道人沮丧的回道:“老师不知,弟子自幼便喜爱修道,以参悟天道为毕生志愿。无奈据弟子所知,妖族所修之道俱为杀戮之道。然弟子却以为大道乃是天地至理,如何会行此杀孽。故此弟子云游四方,以期寻得一位明师,在其座下参悟大道。而在听得老师讲道之后,特别是老师讲道之前所诵那篇经文,令弟子感悟颇多。弟子便知道明师就在眼前。不想老师却不欲收我为徒,实是此生憾事。”
听罢,陆尘呵呵笑道:“原来如此,道友所说的那篇经文名唤道德经。贫道所知的道德经全文已尽数在讲道之前诵出。想必道友已将其牢记了吧。既然道友已得此经,又何来拜师一说?”
不料那道人听得此言,顿时连连摇头,说道:“老师莫要哄我。那篇道德经分明残缺不全。弟子知老师是为弟子着想,故不肯将后续经文诵出。还请老师收弟子为坐骑。待老师认为弟子够资格听得后半篇,再将经文讲与弟子听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