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汉天尊心念一至,苍天鉴内顿时发生了变化。正准备开始轮回第三世的陆尘突然觉得脑中晕眩,随即便昏过去了。这却是记忆被完全封住。
第三世,陆尘托生于权贵之家。其父为一朝中大员。在其父安排下,陆尘年仅十八便入朝为官。当真是年少有为,春风得意。
入朝为官不久,其父又为他安排一门门当户对的亲事。至此,他仕途得意,亦有娇妻在堂。按说他已享尽人间之福,再无憾事。不料他却不顾老父反对,请求外调离京为官。
上任之后,他勤于政事,体恤百姓,在当地声望大涨。不料好景不长。他竟突患重病,卧床数月之后医石无效,病死在榻上。
这一世轮回已了,接着他或托生于商贾之家,或托生于寻常百姓之家,又或托生于乞丐。过得三十余次轮回之后,他又托生于鸟兽虫蛇之辈。
直至第一百世轮回,他方才重新托生于人间。这一世,他自幼父母双亡,被迫流落街头,以乞讨为生。幸得在其八岁之时,被一道人领回山中。
仅仅月余,他便成功引气入体,踏上道途。此后,他道行精进神速,十年之间便已臻五气朝元之境,成就人仙之位。
在师父的指点下,他依言下山历练红尘,以期道行更进一步,聚得顶上三花,成就大罗金仙之位。
下山之后,他徒步而行,游历四方。沿途所遇不平之事,或妖魔作祟,或上古妖兽作乱,他依仗师父所赠法宝一一将这些祸害百姓的妖魔及上古妖兽尽数降伏。或镇压于塔下,或直接斩杀。
此善举在民间大为传诵,令其名广为人知。不过,正所谓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终有一日,他遇得一个大妖行凶伤人。气愤之下,他悍然出手。
不料此大妖道行高深,法宝厉害。陆尘不敌,竟被妖所擒。就在这时,天上忽降下一道人。此道人长得慈眉善目,单手托一小葫芦落到地上。
道人大喝一声:“孽障,休得伤人!还不速速放了这位道友!”
那大妖又岂会这般容易依言放开陆尘。他一脚踏住陆尘,复祭出法宝。那道人大笑道:“米粒之珠,敢放光华!”
说罢,他将手上那葫芦祭到空中。那葫芦一到空中,旋即从中射出一物。只见那物两头尖尖,中间滚圆。却是一枚小梭。
梭子虽小,却无比尖锐。只一穿,便将那妖的法宝射了个对穿。那法宝被小梭穿过,顿时灵性尽失,扑通一声落到地上。
那大妖见自己法宝被破,大怒。他正欲再取一样法宝去斗那小梭。不料那小梭迅疾如风,在空中盘旋了半圈,旋即直取大妖首级。
大妖不曾料到这小梭这般迅速,一时促不及防,竟被小梭穿脑而过。千年道行,立时一朝俱成画柄。
灭了此妖后,那道人含笑对陆尘说道:“道友无恙否?”
陆尘脱得大难,感激涕淋的打个稽首,谢道:“多谢道友施以援手,救下贫道一命。不知道友如何称呼?”
那道人笑道:“道友何必执着于此。贫道知是道友,道友知是贫道也就是了。”
陆尘一楞,旋即笑道:“道友所言甚为精妙,贫道受教了!”
这时,那道人突然问道:“道友现今已知天地之间并无公平可言了吧?”
这道人突然的一问,令陆尘深感莫名其妙。想得半晌,他仍不明白为何这道人有此一问。于是,他只得如实回道:“不知道友何出此言?”
那道人并没回答,只哈哈大笑起来,笑得陆尘十分茫然。突然那道人以讯雷不及掩耳之势上前一步,抬手向陆尘头顶一拍,大声喝道:“道友此时不醒,更待何时!”
陆尘促不及防之下,被拍中了这一巴掌。顿时,他只感觉到无数记忆片段涌入脑海。突然出现的这些记忆令他大为惊讶。过得半晌,他方才长长吐出一口清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