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可惜。”问心散人见陆尘并无残经原本,不由惋惜。随后,他吩咐清风取来笔墨纸砚,依着记忆,将方才所闻给写了下来。
写完之后,他又叹道:“可惜只是残卷,唉!陆尘,这部经书可否有名?”
陆尘想了想,回道:“我记得那位老爷爷曾经说这部道德经乃人教立教之本,要我广传人教。”
“道德经?”问心散人喜得眉飞色舞,连声赞道:“道德经,好,好,好。好一部道德经。尤其这道德二字,尽得修道精髓。”
此时底下众人早已心神荡漾,议论纷纷。仅仅一部残经都能让自己道行大进,若能寻得全部,大罗金仙之境指日可待。于是,他们心痒难耐,恨不得立时离开,前去寻找剩下的残卷。
这时,问心散人突然正襟端坐,开口说出一句话来。这话将底下众人包括器道人等三个弟子全都楞在了当场,先前心中所想之事也尽数抛到脑后。
“众位道友为证,贫道今日将新收弟子陆尘逐出师门。从今往后他再不是贫道弟子。”问心散人面色平静的说道。
众人大惊,不知道问心散人为何要将悟性如此之高的新收弟子逐出师门。器道人更是大急,想要替陆尘辩解,却被问心散人伸手止住。他只得闭嘴,暗自惋惜。
陆尘如五雷轰顶一般,呆若木雕的楞在当场。他不知道师尊为何要逐自己出师门。一想到被逐出师门之后,自己和陆羽以及周灵儿又将过上缺衣少食的日子。两行清泪不由自主的从他脸庞滑落。
就在这时,问心散人做出了更让底下众人震惊的事来。只见问心散人站起身来,将刚才手书的那部道德残经恭敬的放于身前案几之上。随后,他绕到案几另一边,恭敬的跪了下来,口中说道:“今日贫道问心情愿拜在前辈座下,定当秉承师尊之志,将人教发扬光大。天地为证,众道友为证。”
众人看得目瞪口呆。随后,问心散人轻步走到陆尘所在案几前,伸手将其扶起。然后拉着他走到那部残经之前。
“师弟,跪下,随我一同拜见师尊。”问心散人跪下之后,吩咐陆尘也随自己一同跪下。
陆尘正在伤心,恍惚之中也就依言跪了下来。众人见状,顿时大惊失色,不由失口叫出声来。
问心散人三位弟子则更是震惊。眼前这一幕实在太过震撼,自己师尊堂堂一位大罗金仙拜师无名老人暂且不说。毕竟那无名老人所著经书博大精深,想必道行也极其深厚。师尊拜在其门下也不会落了面子。但师尊竟然与一位幼童互称师兄弟。而且这位幼童还不过刚刚入门两天。
器道人震惊之后不久便醒悟过来。他本性洒脱,之前陆尘一心要拜在他门下,他却不从。还特意带与师父,让其拜在师父门下,做自己的师弟。如今陆尘莫名念出一道德残经,一心修道的师尊自然心生向往,拜师之举也就不足为奇。而陆尘既得无名老人传授道德经,师尊与其互称师兄弟也是应当。
于是,他不由好笑:“我本以为带回的是位师弟,不料我竟带回一个师叔。哈哈,有趣,有趣。”
随即他便起身,朝着仍跪着的陆尘拜倒在地,口中大呼:“弟子器道人见过师叔。”
丹道人和阵道人见状,不由相视一笑,随即拜倒在地,齐声叫道:“弟子丹道人(阵道人)见过师叔。”
还处于恍惚之中的陆尘突然听到三人高声叫道,不由惊醒过来。扭头一看,却见到自己三位师兄对着自己拜倒在地,他连忙叫道:“三位师兄,这是为何?”
说着,他想起身上去扶起器道人三人。不料他刚一起身,便被问心散人拉住了。问心散人淡然说道:“师弟,以你的辈分,他们这一大礼却也受得。”
陆尘一楞,他已经糊涂了。自己明明是师尊的弟子,为什么师尊却叫自己师弟。
刚才他只听到问心散人将他逐出师门,心中悲痛,整个人都已陷入恍惚之中。问心散人后面那些话却是没听清楚。
这时,众人见到这种怪事,不敢久留,纷纷托言告辞。问心散人心知肚明,也没出言挽留,对还在发愣的清风吩咐道:“清风,去送送各位道友。”
清风这时才回过神来,随即领命离去。此后不足月余,道德经之名与大罗金仙问心散人新认师弟之事随这些前来听道的人口中传入了修炼界.顿时,不少修道之人心中打着各色算盘,纷纷前往天鼎山.
不料问心散人却吩咐清风谢绝访客.只分别送与众人一部手抄道德经.待众人读过之后,道行均有不同程度精进.有些人读罢,心满意足的欣然离去.但有些人却暗中怀疑问心散人手中并非仅有此部残经.那些人虽明面上感恩戴德离去,但暗中却想寻得那个传出道德经的孩童,问出全经.
无奈问心散人看护得紧,令人无从下手.时间一长,便渐渐平静下去了.尽管如此,却仍有人仍然惦记着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