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1章 学堂(2 / 2)

杨坚脸一黑,道:“朕没钱。”

肖川道:“好吧,算小侄没说。”

杨坚道:“现在关陇门阀勋贵和五姓七望操纵朝堂,我们皇族势力虚弱,独孤川,你有什么办法?”

肖川道:“陛下,这事微臣曾经和阿摐探讨过,阿摐你说吧。”

杨广感激的看了肖川一眼,道:“父皇,想要对付关陇门阀勋贵,首先我们要拉拢山东士族,其次要招揽天下寒门子弟,让他们一起来对抗关陇贵族。”

杨坚道:“山东士族倒是好说,寒门子弟的读书条件不如门阀勋贵子弟,其中能有多少人才?如何招揽?”

杨广道:“我大隋继承旧朝,实行九品中正制,寒门子弟虽然家庭条件比较富裕,却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往往无人举荐,不能入朝为官,即使依附门阀勋贵,也是做一些小官,晋升无望,所以我建议父皇可以开展科举考试,择优录取人才,为大隋所用。”

杨坚道:“科举考试?”

杨广道:“是的,父皇,儿臣和表哥曾经讨论过这事,本来儿臣恨不得现在就实行科举考试,可是表哥却说施行科举考试不能操之过急,现在寒门子弟的学问素养不如勋贵子弟,现在施行科举考试十有八九都是勋贵子弟会被录取,结果就会和九品中正制一样,寒门子弟还是无法出头,将来科举考试弄不好还得半途而废。”

杨坚也是一脸郑重,道:“施行科举考试是个好办法,不过得一视同仁,允许门阀勋贵子弟也参加考试,寒门子弟确实考不过勋贵子弟呀。”

杨广道:“儿臣和川表哥商量好了,准备先开办学堂,培养寒门子弟,过几年再施行科举考试,寒门子弟一定能够一鸣惊人。”

肖川道:“陛下,微臣已经去山东鲁县邀请了孔府家主,来担任皇家文学院的山长,将来会有无数儒家和其他学派的饱学之士来学院、学堂任教,我们自己来培养学生,对付门阀勋贵。”

之所以肖川拦阻杨坚父子不要着急施行科举考试,就是因为肖川知道,原来历史上的杨坚开启科举考试,结果录取的大多还是勋贵子弟,只是把九品中正推荐制换了一身衣服,改成考试录取勋贵子弟了,由于没有招揽多少寒门子弟,最后杨坚一怒之下,废除了科举考试,甚至连各州各县的学校都扒了。

杨广即位后,虽然恢复了科举考试,却好大喜功,急于求成,没等广揽天下英才,就把大好的江山和头颅都给丢了。

科举考试虽然有弊端,但是能够在上千年的封建社会被历朝历代朝廷推行,读书人认可,在当时还是最佳的选拔官员、人才的机制,只是在明清被八股文给毁了。

肖川既然穿越来到大隋,自然不能眼看着杨坚父子重蹈覆辙,于是想轻轻的扇扇蝴蝶翅膀,改变一点历史走向。

杨坚兴奋道:“好,阿摐和川儿的想法很好,你们先在龙首原试点,将来把学堂开遍大隋的各州各县,甚至乡村。”

独孤伽罗作为女人,思想很细腻,也很善良,说道:“寒门子弟虽然家境比较富裕,能读起书,但是那些真正的贫穷人家孩子还是无法负担高昂的学费和书本钱呀。”

肖川道:“姑姑放心,我和阿摐考虑过了,我们把学堂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勋贵子弟的贵族学校,可以收起高昂的费用,用来贴补其他学校,第二种是普通学校,只要缴纳少部分的费用,就能享受到和勋贵子弟一样的教育,第三种是义学,书本学费吃饭全免费,并且还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贫穷人家的孩子哪个不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一定会珍惜朝廷给他们读书机会的,他们会把勋贵子弟玩乐的时间都用在读书上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