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吧小说网>历史小说>锦衣辅国> 262、备战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62、备战1(2 / 2)

真正听孛来节制的,不过是他自己的部族,说实话,孛来是不舍得用自己的兵马与大明对抗的,自己的部属一旦减少,那么结果还用说吗?也先怎么死的?

“斥候带回消息,榆林城被明军修筑的极为坚固,不仅如此,由府谷至定边,明军新修堡寨十余处,我军若是攻延绥,即便有所获,也是损失惨重!”孛来坐在大帐中,和自己的几个心腹商讨南侵的战略。

“太师所言极是,”毛里孩十分赞同孛来的意见,“斥候来报,榆林城极为坚固,且有火炮守城,明军的火炮虽不极远,但却是守城利器,我部本就不善攻城,若是强攻,即便成功,伤亡太大,得不偿失。”

“既如此,”孛来沉吟良久,终于做出决定,“弃延绥,攻宁夏!”

“遵命!”毛里孩等人立即领命,比起延绥,宁夏的防御还是差一点的,他们是骑兵,又缺乏攻城的器具,去攻打延绥,得不偿失。

骑兵最大的作用是奇袭,是分割包围,在战场上,一旦被对方的阵地、步兵集群围困,便成了鱼肉,任人宰割。

攻城就更不必说了,简直跟送死没什么区别。

“我们即便去攻宁夏,也不能让延绥的明军轻松了,”孛来将手中的酒杯放在桌上,目光炯炯的看向众人,“派出疑兵,于榆林一带游弋,若是能够引诱明军追入河套更好,诸位意下如何?”

毛里孩等人明白孛来的意思,此时的河套中,许多部族在此驻冬都已经成了定例,这些部族虽不大,但力量也不容小觑,一旦明军进入河套,双方遇上了,自然是不死不休。

即便明军获胜,也不会不伤一兵一卒,至于那些部族,与他们何干?

此时的北元四分五裂,部族之间各自为政,孛来虽然被称为鞑靼部落中的最强,但也没有能力一统鞑靼,更何况还有瓦剌呢。反正不是他孛来的子民,死了也就死了。

张璟、张楷此时还不知道孛来已经转移了攻击目标,把目标放在了宁夏镇身上。他们仍在厉兵秣马,全力备战,只待鞑贼前来,便决一死战!

进入十月,天气已经一天冷似一天,在张璟和张楷的督励之下,榆林城的士卒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戒状态,这对于士卒而言,绝非易事!

所谓刚则易折,此时的榆林守军就好像绷紧的弓弦,一旦达到某个临界点,便会弓折弦断!

“有些奇怪,”张璟皱眉,看着各堡寨送来的情报,“各处皆言,并无鞑贼踪影,就连斥候都不见踪迹,况此时已是十月,鞑贼若还不南下,待天气转冷,于其行军则更为不利。”

张璟与水静居士对坐,张楷近日因劳累过度,加之受了风寒,竟然卧床不起,所幸药石之下,病情稳住了,但却无力再处理事务。

所以,张璟此时只能与水静居士商议。

对于张璟的疑问,水静居士也是一样,二人皆想到了一个可能,那就是鞑贼弃延绥,而犯他处。但却又不敢肯定,因为榆林城外仍然游弋着数百贼骑,己方出城,便立即远扬,而一旦己方退兵,他们便又如附骨之疽一般,也不逼近,在榆林城以及常乐堡等几个堡寨之间游弋。

着实令人恼怒!

但张璟又怕中了鞑贼的调虎离山之计,所以,不敢随意率大军出城追击。人少了去追击对方根本没用,很可能还会被对方击破。

但若是分出一部分兵力,就为了追逐这数百贼骑,而分薄了榆林城的防御,一旦中了鞑贼的调虎离山之计,又得不偿失。

还真是两难!

“如之奈何?”张璟叹气,目视水静居士,“要不派哨骑前往宁夏、甘肃两镇,打探一番?”

“都督也怀疑鞑贼弃我延绥,而攻他处吗?”水静居士问道,二人还真是想到一块去了。

主要是鞑贼的行动太奇怪了!他们再迟钝,也发现问题了,何况这二位可不是笨蛋,虽然缺乏临阵经验,但肚子里都是有墨水的,可不是草包之流。

“然也!”张璟点头,“鞑贼行动过于奇怪,仅榆林城外有数百骑,况天气渐冷,越发不利于战斗,孛来虽无也先之智勇,却也不至于如此不智吧?”

“樊斌,立即派出哨骑,前往宁夏、甘肃,打探情况,”张璟把在二堂外守卫的樊斌叫进二堂,吩咐道,“切记安全第一,若途中遇贼,不得与战,全力避开。”

“小人遵命。”樊斌领命,立即去找孙琦传令去了。

张璟与水静居士继续商谈军务,“要不,某率兵出城,驱逐城外游弋的鞑贼?”张璟提议道。

“万一有诈,都督将如何应对?”水静居士看着张璟,沉声问道。其一,鞑贼调虎离山,见榆林城分兵追逐这股疑兵后,立即集结大军,攻打榆林城;其二,鞑贼诱敌之计,用这只疑兵将张璟引诱至鞑贼设置好的埋伏圈中,张璟不查之下,损兵折将,在所难免。

“顾不上那么多了,”张璟不想再等,若是鞑贼真的去攻宁夏、甘肃了,自己竟然被一支疑兵牵制的,只能据城固守,却不敢出战,岂不沦为笑柄?何况,此举对于士气的伤害也是非常严重的。

“都督何不多等几日?”水静居士劝说道,“哨骑快马加鞭,沿途堡寨皆可换乘马匹,最多三日,便能探知宁夏的消息,而甘肃的消息,十日之内,也将探知,都督如何不能多等几日?”

“唉。”张璟叹气,大明作为被动防御的一方,面对机动力强大的鞑贼,也只能如此了,防线拉的太长,而兵力又不算充足,真是半点疏漏都不能出,一旦出了疏漏,后果不堪设想。

真是憋屈的很啊!张璟闷闷不乐,却也无计可施,在彻底弄清鞑贼的确实动向之前,他的确不该轻举妄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