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萧弃与萧灵儿终至邙山古镇,走在了这嘈杂喧闹的街道上。
“哥哥,赶了大半天的路,还是歇息一会儿吧。”萧灵儿抬手拭去额上的香汗,脆生生对身旁的萧弃娇憨道。
萧弃看了看天色,道:“嗯,也好,前面有个茶摊,我们正好在此歇歇脚。
少顷,二人来到茶摊前。
“老板,来壶好茶。”萧弃打了一声招呼,二人落坐。
“好嘞,客观稍等。”老板热情回应一声,不一会就来到二人身旁,将刚沏好的一壶茶放在桌上,“客观,茶好了。”
“嗯,谢谢老板。”萧弃,道。
茶摊老板一笑,“您二位慢用。”说罢,他就招呼其他茶客去了。
邙山乃两国通商之地,人流鼎沸,这时喝茶纳凉的人不少,足有十余人,刚好占满了六七个茶桌。
桌上有一摞空碗,萧弃随手拿起两个,先为萧灵儿倒了一杯茶,接着又给自添满茶水,二人一边喝一边闲聊着,叙述着各自的往事,当然趣闻居多。
这时,一位老妪一手托着碗一手拄着拐杖步履蹒跚而来,身边跟着一个十岁的男童,二人浑身破履烂衫,面上灰黑,一看就是落难乞讨之人。
“行行好吧?”一老一小转眼行至茶摊前,轻轻掂了掂手中的破碗,对着一位短衫汉子哈腰行乞道,看模样颇为可怜。
“什么味啊?去去去,你这遭了蛆的老大婆赶紧滚,我这没有闲钱给你。”那汉子捂住口鼻像赶苍蝇一样驱赶着二人。
这老妪似乎很无奈,随后又走到另一茶桌旁,颤微微地恳求道:“我婆孙二人已一天未尽水米,您就好心给点钱吧。”
那茶桌坐的是一对夫妇,女子有些不忍,面上踌躇片刻,便要伸手向怀中掏去。
“你干什么?家中孩儿都吃不饱,哪有闲钱接济旁人。”女子的丈夫见此一把按住女子的皓腕,轻叱道。
女子一听,面上虽还有微许挣扎之色,但也并没有反驳,也就听之任之,随后抱歉地看了老妪一眼。
“唉!”老妪面色更苦,安慰地摸了摸孙子的头。
“奶奶,我饿。”那男童抬头期盼地看向奶奶,软糯糯的童音中带着乞求。
老妪闻言浑身一颤,痛楚地闭上低垂的眼帘,给人一股凄凉孤寂之感。
“这位婆婆,这些银钱拿去给孙儿买些吃的吧。”这在这时萧弃拿出几枚银钱,示意那老妪,道。